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2016届第三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2016-10-08 13:11:41)
标签:

名校模拟

语文试题

中考

分类: 初中资源

西工大附中初2016届第三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共 6小题,计 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A.(láo)    (zhuàn)   (bǐng)    首低眉(hàn)

B.(chuò)   (mí)      (guī)     (diàn)

C.(pú)     (gòu)     (zǎi)     锋芒毕(lù)

D.(juàn)   (hún)     (miù)     火烧火(liǎo)

【答案】A

【解析】B.风靡(mí)mǐ;C.负载(zǎi)zàiD.混沌(hún)hù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A.抱怨    锤炼    左右逢缘    纷至沓来

B.惊惶    告罄    别出心裁    汗流浃背

C.瞋怒    颠沛    海枯石烂    含辛茹苦

D.枯燥    矫健    金碧辉煌    接踵磨肩

【答案】B

【解析】A.左右逢缘——左右逢源。C.瞋怒——嗔怒。D.骄健——矫健;接踵磨肩——接踵摩肩。

3.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1)只有_______(坦诚  坦率  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迎接每一个挑战,你才能变得更坚强,更成熟,更有魅力。

(2)屠呦呦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浩如烟海而大多无用的典籍中苦苦寻觅,并用现代医学的方式将其付诸实现,从而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就这一点而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________(顾名思义  无可厚非  当之无愧)。

【答案】(1)坦然 2)当之无愧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只要调动平时的积累,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就可以了。(1)坦诚:坦白真诚。坦率:诚实和坦率的讲话、为人坦率。坦然:指坦白,心安,神情坦然。(2)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无可厚非: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孟子》)

(2)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5)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6)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8)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9)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__________(何其芳《秋天》)

【答案】(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苔痕上阶绿 (3)山河破碎风飘絮 (4)结庐在人境 (5)玉盘珍羞直万钱 (6)足蒸暑土气 (7)甲光向日金鳞开 (8)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9)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10)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解析】注意易错字、生僻字的正确书写。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十八大以来,被称为“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②各有十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和真金白银。③各地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提升了“气质”,解决了民众的担忧。④《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地以水环境质量考核为抓手,突出重点流域、城市黑臭水体治理。⑤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质改善,恢复生机。

(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措施提供了“弹药”和“真金白银”。(2)将“解决”改为“减轻”。(3)一些地方一度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的河流,水质改善,恢复生机。

【解析】第(1)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抓主干时,一定要抓住句子中主要成分的中心语,否则就会造成失误。第(2)题考查病句修改,由“防治”“提升”可知,“解决了民众的担忧”说法不准确,换成“减轻”恰当。第(3)考查顿号和逗号用法的区别,“不能洗涤”“不能灌溉”是“河流”的定语,原则上应用顿号。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

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得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哪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地骂了半夜,林冲哪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

1)从文段中可知,林冲被诬陷发配直至最后被逼上梁山是遭_______迫害所致。(填写人名)(1分)

2)上面的内容反映出林冲复杂性格的哪一面?(1分)

【答案】(1)高俅 (2)面对权奸一味退让妥协,忍辱负重。(答出隐忍、软弱等亦可)

【解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第(2)题,抓住选段中的信息点“林冲哪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可以看出林冲性格退让妥协,忍辱负重的一面。

二、综合性活动(7分)

7.2015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0周年。请走进“中国申遗30年”系列活动。(7分)

【书写规范,从我做起】请从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的口号中选择两个结构不同的字,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字体结构:上下、左右、半包围、全包围等)(1分)

保护世界遗产,促进共同发展

http://s3/mw690/001L1caTzy75sjxH24G02&690

【说文解图,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右边“世界遗产”标志,介绍该图标的内容。(标志颜色:蓝色。英文意思:“世界遗产”)(2)

http://s9/mw690/001L1caTzy75sjBeRV6a8&690

【探究发现,化散为整】有人说,申遗的目的就是拉动经济,增加当地的收入。请探究下面一则材料,说说你的观点。(2)

链接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明确指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是有关国家的责任。

链接二:20146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7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年来,陕西境内7处遗产点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围绕主题展览、主题日系列活动、青少年教育活动、遗址宣讲、专题讲座等进行文化教育宣传。结合春节、上元节、上巳节、端午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展开各类活动20余次。共举办常态文化演出2500余场,群众性演出500余场。

链接三:目前除了小雁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免费外,其他景点都按原价收取门票。这些景点没有因为申遗成功而涨价,该免费的还会继续免费。

申遗成功后,7处遗产点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申遗前张骞墓的年游客数量为49000人,去年为102000人。彬县大佛寺去年游客数量为158120人,比之前增加4万人。

【课外链接,各抒己见】目前,陕西省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潜力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很多,如黄帝陵、西安城墙等。为帮助它们申遗,请你结合所知道的相关文化知识,选择一个进行介绍。(2分)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玉米如何爆成花

对于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大概都会有爆米花的深深印迹——一个瘦削中老年男子,担着一个葫芦形的“爆花机”走村串户。在某个稍微宽敞的院子架起柴火,把玉米放进那个满身黢黑的容器中,往往还会加入一点糖精,然后扣紧盖子,放在火上摇动。他一边漫不经心地摇,一边跟旁边的小孩或者妇女们闲扯,时不时看看容器表盘上的指针。小孩子满脸期待地等待中,他起身、拎起整个容器放入一条脏兮兮的旧麻袋,裹好袋口,拿起一个类似扳子的东西套在盖子的一个凸起上,一用力——“砰”的一声响,白烟弥散,袋子里就是热气腾腾的爆米花了。在爆米花从麻袋转移到自家口袋的时候,主人家的小孩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吃,而其他还在排队等待的孩子也就露出羡慕的神情,默默地数着还有几锅才轮到自己,或者暗暗懊悔来得晚了。

②据说这种“中式爆米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深深地嵌入那一代人的记忆深处,实在是太符合时代背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任何零食都是奢望,而爆米花显然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柴火和玉米都是自家产的相当于零成本,只需要付出一两毛钱的手工费,就可以得到一袋子家里无法做成的美味零食,自然也就有巨大的吸引力。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零食极大丰富,爆米花也就逐渐失去昔日荣光。另一方面,那个葫芦形的铁罐子容器是铸铁制成的,其中含有铅等杂质。铅会迁移到爆米花中,也就使得爆米花的安全性备受质疑。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也就是它难以逆转的命运。

④现在的人们并不缺爆米花。不过,这些“西式爆米花”跟传统的中式爆米花完全不同。中式爆米花使用普通的玉米(大米、黄豆等其他原料也可以),在加热炒熟的过程中,玉米粒中的水变成蒸汽,再加上高温和密闭,容器罐内的压力很高。当突然打开盖子,玉米粒外部的气压突然下降,而内部的高气压来不及释放,就“炸破”外皮而成花了。玉米粒的外皮本身不是密封的,如果是在通常的锅里炒,内部的空气会有足够的时间释放出来,玉米也就不会爆了。

⑤西式爆米花的原料是一类特殊的玉米。它们要比普通玉米粒小,外皮更加坚硬,密封性也更好。因为小,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可以炒“熟”——跟中式爆米花一样,这个过程中其中的水会让淀粉糊化,跟蛋白质一起形成“面糊”,同时一部分水蒸发变成蒸汽。因为其外皮坚硬而且密封性好,蒸汽难以逃出,就在其中形成高压。当气压积累到一定地步,外皮难以承受,就爆开了——就像气压瓶的液体释放出来成为刮胡子的泡沫一样,这些突然炸开的面糊也会形成泡沫。然后温度降低,“面糊”固化,就成了酥口的爆米花。这种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体积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⑥如果说中式爆米花是通过人力手段简单粗暴地强行爆花,那么西式爆米花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的构造因势利导。如何“因势利导”,自然也就形成了爆米花的“火候”。比如其中的水分,如果含量太高,那么水蒸气形成得就会快,淀粉还没有充分糊化就爆了,也就形不成理想的泡沫;如果水分太少,形成的水蒸气不够,就会迟迟不爆以至于玉米粒被炒煳。加热速度也有类似的影响,加热快了,淀粉来不及糊化就爆了;加热慢了,迟迟不爆或者完全不爆——因为,它们的外皮虽说密封性好,但也并不是完全密封,在胚芽位置也有很小的空隙,如果水蒸气产生的速度太慢,也就足以从这个小小的通道逃脱从而无法形成高压。米花形成的效果还跟玉米粒的大小有关,所以,商业化的爆米花会根据玉米粒的大小和加热方式,去确定最适当的含水量,从而让最多的玉米粒爆炸,并且绽放得更加舒展。

⑦从玉米到玉米花,化学上的变化跟炒玉米并没有大的差别。也就是说,把玉米爆成花,它跟玉米一样也还是很好的粗粮:高膳食纤维、较多抗氧化剂、低脂、低糖、低盐。不过,这样原生态的爆米花,跟其他零食相比在风味口感上竞争力比较有限。商业化生产的爆米花都会含有大量的脂肪,有一些种类甚至本来就是用油加热来“引爆”。如果空气加热、不加油、不加其他调料的话,100克爆米花的热量不到400千卡、油5克左右、钠只有8毫克,而膳食纤维却可达15克,可以算得上是很健康的零食了。而100克通常口味的爆米花,热量接近600千卡、含油44克左右、钠超过1000毫克,而膳食纤维只有8克,可以算得上典型的“垃圾食品”了。

8.试揣摩作者写第①段的意图。(2分)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简要分析。(4分)

这种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体积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10请分析概括影响西式爆米花爆花效果的因素。(3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爆米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主要的原因是铁罐子容器中的铅会迁移到爆米花中,使其安全性备受质疑。

B.中式爆米花与西式爆米花的原料完全不同。

C.原生态的爆米花跟玉米一样是很好的粗粮:高膳食纤维、较多抗氧化剂、低脂、低糖、低盐。

D.爆米花之所以会成为典型的“垃圾食品”,是因为含有大量脂肪。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漫步秦直道

厚夫

拨开又一沙蒿,我在寻觅那湮土的秦直道踪迹。

②这是一火爆的夏季,太出巨大的力量,炙得大地起茫茫云烟。我头顶骄阳,足踏厚土。目四望,里除了已沙化的草地,是沙化的草地,再也找不到人烟。此景,便是天空中旋良久的它们猛地扎到地上,起一只野或一只田鼠,又重新升入天,把健的身姿投影到茫的大地之上。然,有那些让风期蹂的沙柳,面目粗糙,狰狞而倔强。如果再仔加以辨,不难发现眼前,逶迤跳着另一种风景,那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秦直道。

秦直道,我于走到的身你静静地沉睡着,我依稀可辨宽阔的胸怀和博大的气势。我的眼前烽火突起,我的耳畔鼙鼓天。我分明看到了那一些队队辗过历史印迹的战车,旗幌上高挑着大大的篆“秦”,它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云。

④秦直道在史舞台上出与长城一,是在当时特定的件下,一杰出的思,一个既浪漫却又现实的合理行这种大手、大措只有政才正具有建的能力。他修筑了与辽东亘于北中城后,又下令修建了一足踏咸山,臂擎起边关安危的略道路直道。

⑤直道的修建是秦始皇的大军驱逐匈奴后的第二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史·蒙恬:“秦始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山堙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全一千八百里(合今一千四百里),南起甘泉,北抵九原郡,是由咸至九原郡最捷近的道路。按照我著名史地理家史地理家史念海授的详实,秦直道由西淳化北梁武帝村秦林光宫遗址北行,至子午岭上,循此主脉北行,直到定边县南,再由此北行,入鄂尔多斯草原,达乌审旗北,经东胜县西南,在昭君附近渡河,到包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直道的一半道路修筑在子午岭主脉上,一半路程修筑在草地平原上,不能不奇迹!而且包括选线、施工等工程在的整工期只有年半左右的时间。有了,也就上解除了始皇帝的心之患,一旦北方疆有个风吹草,一旦匈奴犯,秦王朝的援就可以循着这条宽阔而便捷的直道,源源不地直奔九原郡,登上山山脉,打击来犯之至今日,当来西与内蒙交界的秦直道地考察的我更为惊叹始皇帝的杰作了。

然回望大秦帝,那由大将军蒙恬率几十万民修筑的城,依然在中北方的群山上蜿起伏,孤。然而,大秦帝国军队蹄踏的秦直道,却永在千山万壑之中了。到了今天,城的事功能失殆,但是却成了中民族强性格的象征物,打上文化的烙印,成世界文明的遗产全人所敬仰。而那山堙谷”而修建的具有很高用价的秦直道,却着社秩序的周期性溃疡煌湮风尘中,多少令后世感到憾。然,有一点可得欣慰,今天的民族团结与进步,是全体女共同造的。秦直道功能的与隐退,不另一方面旁家的一、富强?我想,“千古一帝”秦始皇若有知,他也愿意看到今天祖江山分外妖现实的。

⑦逝去的是史,留下的是景。于今天来说,神秘的秦直道的探索一步揭它带有某暗合与启示性的意烈日当头,端着一巨大的火盆。望天,我听到了太阳毕剥音,是那般的兴奋与激烈。是西部的音,一新世音…

(有删节)

12.文章第②段写炙烤的太阳、沙化的草地、受风沙蹂躏的沙柳有什么用意?(4分)

13.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长城,依然在中国北方的群山上蜿蜒起伏,孤独无语。

14.作者为什么说秦直道修筑是一个奇迹?(3分)

15.请解释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4分)

它带有某种暗合与启示性的意义。(暗含,本义指未经商讨而意思契合。)

16.试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4分)

    抬头望天,我听到了太阳毕剥燃烧的声音,它是那般的兴奋与激烈。这是西部的声音,一个新世纪的声音……

【古诗文阅读】(共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小题。(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富郑公为枢密使,坐石守道诗,自河北宣谕使还,道除知郓州,徙青州。谗者不已,人皆为公危惧。会河北大饥,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人。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画散处境内,居庐饮食医药无不备,从者如归市。有劝公非所以处疑弥谤,祸且不测。公傲然不顾曰:“吾岂以一身易六七十万人之命哉!”行之愈力。

明年,河北二麦大熟,始皆襁负而归,则公所全活也。于是虽谗公者亦莫不畏服,而疑亦因是浸释。尝见与一所厚者书云:“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

(宋 叶梦得《爱民忘祸》)

【注】①坐石守道诗:因石守道写诗案牵连。②除:任命官职。③区画:分片安置。④处以弥谤:遭到疑忌,消除诽谤。⑤浸:逐渐。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沙鸥翔       

(2)斯人         

(3)河北大饥 (     

(4) 祸且不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无法家拂士

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颓然其间者

C.公傲不顾曰 / 呷浪之鳞,悠自得

D.于是谗公者亦莫不畏服 / 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

(2)谗者不已,人皆为公危惧。(2)

20.富郑公是怎样一个人?请用【甲】问原句回答。(2)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绝句

【宋】石懋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飞毬:滚动的球状柳絮。

21.诗的前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请写出来,并解说其妙处。(2分)

22.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2分)

四、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迟到,可以是到了,却迟了;也可以是迟了,却到了。每一次迟到又何尝不是一次成长。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历迟到;心灵成长中,我们可能经历迟到……

请以“迟到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