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在澳洲 - By Rebacca

(2009-05-21 12:58:00)
标签:

文化

分类: 海龟之家

澳洲素来以multi-culture自傲,重要标志之一是在其境内可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

 

上个月回到澳洲休假。总算过足了吃地道西餐的瘾。最怀念的就是Brunch,早午餐并一起吃。去布里斯本访问学校时,特意挑了河岸Park的那家Garden Cafe,看看我的早餐Menu吧:Bacon,Scrambled Egg,Grilled Tomato,Toast,一杯Fresh Squeezed Orange Juice,餐后一杯Mocha。光看这颜色就有食欲了吧?公园里清脆的鸟鸣和上餐厅低低的背景音乐,那是我喜欢和享受的澳洲早餐啊。

食在澳洲 <wbr>- <wbr>By <wbr>Rebacca

食在澳洲 <wbr>- <wbr>By <wbr>Rebacca

 

曾在北京寻找这样的环境,也试着在亮马河沿河一带,靠近使馆区的那些餐厅尝试我的早餐享受。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难以忍受。试了一次,还是改去Lucky Street的那家德国面包房吃早餐,室内的。

 

午餐我常去的那家海边的餐厅在Brighton-Le-Sands叫Signatures,是个希腊家庭经营的餐厅,很受澳洲人喜爱。地点靠近Botany Bay,看着飞机在海湾的上空Take Off 和Landing,落地长窗外的沙滩上Couple在漫步,Kids在嬉戏,这样的午餐环境让我魂牵梦绕啊。这回去发现餐厅变样了,和原先旁边的那个Club部分打通了,空间变得更大。海景也更蔚为壮观。点的还是Seafood Platter,各式海鲜包括Salmon, Lobster,Barramundi,Mussel配上Garlic Bread,来一杯澳洲人最爱的White Wine——Chardonnay,感觉就在天堂了。

 

十多年的澳洲生活,我的中国胃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意识这个变化却是回到国内以后。中关村的Lunch外卖吃了近一年了,都是川湘菜系列,非辣即咸,北京的口味好重。

 

晚餐我以前常去的地方仍然是那些临海的餐厅。一家在Watsons Bay的Doyles On The Wharf,在那里观赏悉尼的华灯初上是一种视觉盛宴。先是夕阳的余晖斜抹在沙滩上,晚霞的色彩丰富得让你激动。随后就是远处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慢慢地暗淡下去,又慢慢地明亮绚丽起来,直到繁花似锦!

食在澳洲 <wbr>- <wbr>By <wbr>Rebacca

 

如果想吃正宗意大利餐,那肯定是去Leichhardt,悉尼著名的意大利区,越是那种小小的Homemade Style餐馆,就越加门庭若市。以下这些都是必点菜:Antipasto(冷盘前菜)Mozzarella(白色芝士)Salami(萨拉米香肠)Risotto(菜饭)Spaghetti(意大利面条)Pasta(空心粉)Pizza(比萨)。意大利语名很拗口,但经常吃就记住了。

 

悉尼的Liverpool Street称得上是西班牙餐一条街, 常去那家Capitan Torres。踩着仄仄作响的窄窄的木楼梯,在二楼选个临窗的座位,喝着Sangria,西班牙著名的水果红酒,食欲在Salsa舞曲的背景音乐中渐入佳境。餐前小吃Tapas的种类很多,各种橄榄、蔬菜和芝士腌制后摆放在精致优雅的小碟中,不知不觉你能吃下好多食物,喝下好多红酒。微醺中好像又回到了我最钟情的城市――巴塞罗那。

 

Chorizo是西班牙式的辣香肠,特适合华人的口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西班牙海鲜锅饭Seafood Paella,既是西班牙的“国菜”,又和意大利面、法国蜗牛齐名,被称为欧洲人最喜爱的三道菜。海鲜锅饭用那些大虾、海蟹、墨鱼、蛤蜊、珠蚌和米饭、青椒等热气腾腾地混煮在一起,烧好后连锅一起端上桌供人享用。这情景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吉普赛人集结在一起,一边跳舞一边在火堆上烹调饭食,形成了Paella的来历。 

 

澳大利亚多元而丰富的食文化主要归功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大多数华人一样,这些外国移民习惯了家乡食物的风格和口味,定居澳洲后他们想法设法满足自己被宠坏的胃。于是我们才有幸在距离欧洲那样遥远的澳大利亚,至今仍然能随时品尝到正宗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经典菜肴。

食在澳洲 <wbr>- <wbr>By <wbr>Rebacca

 

回到北京,每每品尝那些被国人改良过的迎合中国胃的西餐,就更加怀念我的那些在澳洲的favorite restaurant 。从此只能锲而不舍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寻觅那些由老外大厨亲自掌勺能真正代表他所在国的地道的异国餐厅。就这样发现了MORO。

 

 

(声明:没收人钱,没有广告之嫌,但既然人家答应美女和野兽每人一份Foie Gras法式鹅肝这等的贵族食品,听说过吃人家嘴软吗?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