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关生命,事关隐情,The Constant
Gardener是一部以“追寻”为主题的影片。很多时候它的汉语版片名被翻译成《不朽的园丁》,实在有欠准确。联系剧情你会感到,更准确的译法是《执着的园丁》:一个男人的妻子突然被害,原因有多种可能性,他发誓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开始了执着、不懈的追寻,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故事的发生地在非洲肯尼亚。男主角是住在该国首都内罗毕的英国外交官贾斯汀(曾经主演《英国病人》的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扮演这个悲情角色再合适不过了)。贾斯汀性格温和、与世无争,平时喜欢在自家花园里伺弄花草,所谓“园丁”因此得名。他的妻子泰萨律师出身,容貌秀丽,性格外向,关注社会问题,嫉恶如仇。某一天她与一位黑人男医生乘小型飞机外出公干,不料却传来死讯,警方告诉贾斯汀:在湖边发现了泰萨的尸体,她死前曾被性侵犯,初步鉴定为情杀!贾斯汀悲痛难言,而在内罗毕的英国外交官们则对泰萨的死因纷纷议论,一种说法是因为贾斯汀对妻子疏于照顾,才致使泰萨红杏出墙,死于非命……

伴随着贾斯汀对妻子死因的追寻,影片不断出现他们相恋和家庭生活情景的闪回:夫妻二人性格迥异,丈夫温和腼腆,妻子开朗活泼,有着职业女性的独立性,与男性接触广泛。贾斯汀对此不能说没有某种感觉,甚至他还无意中在妻子的电子邮箱里读到文字暧昧的邮件,但他出于自身性格和修养,只是暗自郁闷,未有过度举动。我们逐渐意识到,《执着的园丁》其实展开了双重的追寻:一是对泰萨死亡真相的追寻,二是贾斯汀对自己与妻子的爱情、婚姻生活反思……影片中不断盘旋的闪回、倒叙片段,使我们感受到男主角的忧郁、自责,以及他对妻子深深的迷恋,这是他过去没有发现的。
如同《走出非洲》、《英国病人》甚至更早一点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影片,《执着的园丁》也是在非洲大陆的地理背景下,西方人探索自己心灵世界的类型影片。这片大陆古老而贫穷,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的冲撞之下,人类的善良、悲悯,与贪婪、邪恶等本性也得以充分展示。贾斯汀穿梭飞行于欧洲和非洲,寻找相关当事人,了解妻子生前的活动……面对复杂的表象,知情人的犹豫怯懦,甚至某种势力发出的死亡威胁,这个儒雅男人毫不退缩、动摇。有人警告他“别逞英雄”,还有人好心地劝他:“别调查了,回家吧!”
贾斯汀答道: “我没有家了。泰萨就是我的家!” ——何等执着的园丁!

贾斯汀的执着追寻和调查有了结果,模糊的事实渐渐清晰:妻子泰萨并无婚外情(那个黑人男医生其实是个同性恋者),她貌似神秘的外出忙碌,都是为了搜集证据,致力于揭开某家西方跨国制药公司为牟取暴利而不顾病人死活的阴谋!她甚至要揭露:当地政府部门也成了帮凶!贾斯汀清醒地意识到,泰萨的离奇死亡并非“情杀”,而是相关幕后黑手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杀人灭口。
贾斯汀,与世无争的“园丁”,在追寻妻子死因的过程中,完善了自己的人格,甚至也加深了对婚姻、爱情的理解。他最终勇敢地揭露了官商勾结的惊天阴谋——为了妻子的遗愿,更为了非洲大陆千百万无辜的生命!一个喜爱种植花草的闲散男人,在某种机缘触动之下,为了世间的正义,也可能成为一个有良知的勇士!贾斯汀很清楚自己的结局。在揭露事实真相之后,他无畏地面对死亡。影片结尾处,是他安静地坐在荒凉的大漠荒凉的湖边(泰莎遇害的地方),子弹从几个方向射来……
《执着的园丁》虽然属于惊悚影片,但是最终没有大红大紫。这或许与该片导演过分追求艺术有关,无意中忽略了大众的口味。故事线索的发展有些散乱,进展缓慢,对某些情节和细节的发掘略嫌不够。不过导演对“电影语言”的灵活运用值得称道,一些很美的镜头令人难忘。英国实力派大腕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相当成功,自然而本色,女主角扮演者瑞切尔·薇兹(Rachel
Weisz,)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她因本片中的出色表演,夺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及金球奖。片尾的乐曲,凄艳、哀婉,不绝如缕……
以下是本片简介视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