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典黑白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格利高里·派克扮演律师芬奇,充分展示了正义与勇敢的魅力。影迷们更留恋《罗马假日》中的那个潇洒多情的派克。派克也承认《罗马假日》是他“最喜欢的片子”,但他还是强调,“只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才最接近我的内心,是我演艺生涯中的高峰。”87岁的老派克去世前不久,美国电影学会评选出电影史100年来的50个英雄和50个恶人。派克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扮演的正直勇敢的律师形象,被选为影史上“第一大银幕英雄”。
正像本片所说的,律师属于一个“为难的职业”,更何况是那个法制不健全的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南方的梅康镇里,平静之中依然存在着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年轻黑人汤姆·鲁滨逊被指控强奸了一名白人女子,派克扮演的芬奇律师毅然为其辩护。从此他本人和孩子成了镇上有种族歧视的白人的攻击对象。在法庭上,芬奇律师机智沉着地为黑人汤姆辩护,而法官和陪审团却更相信相反的证词,汤姆被判有罪。其实在法庭的控辩过程中,我们旁听白人女性和黑人汤姆的证词,基本就能分出是非。可是竟然有如此判决。

就在芬奇律师准备上诉时,传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汤姆死了!他在企图逃跑时被警察击毙。他像一只无辜的知更鸟,在飞翔中被射杀。片名所指的“知更鸟”代表了这样一种形象:天真、善良,它什么坏事都没做,只是“用它们的心唱歌给我们听”。可是偏见与罪恶却要吞噬它。
黑人汤姆就算不被击毙,也有可能因误判与偏见而遭受牢狱之灾。在缺乏法治的环境里,任何一个无辜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被射杀的知更鸟。而依法辩护,正是律师的天职。就黑人汤姆的冤案本身,《杀死一只知更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我们已经知道真相),它更着重描述芬奇律师为公正付出的代价(他的孩子遭到歹徒袭击),以及他的良知和勇气。

与同名小说原著一样,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以芬奇律师的女儿来叙述整个故事,偏于儿童的视角。影片前半部分几乎都是小兄妹二人和小伙伴的故事,亲切,有趣。似乎不经意间,芬奇律师的慈父形象渐渐显露出来,他在日常言行中向孩子们进行正直、诚实的教育。从儿童视角出现的那些童话般温馨、梦境般惊悚的情节,具有别样的趣味。熟悉美国历史演进的人,对这部影片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
格利高里·派克对《杀死一只知更鸟》情有独钟。凭借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时,派克激动地表示:“在这部影片中,我投入了我的一切,我46年的生活中所感受和学到的一切,那些关于家庭、父亲和孩子的,还有我对种族主义和司法公正的认识。”

美国一家媒体撰文说,“自从上映以来,这部睿智大气的影片一直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不仅仅因为能够唤起他们对童年的记忆,更主要原因是派克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即正直的公民和慈爱的父亲,始终令人为之倾倒。”
在一个是非界限混淆、讲真话居然需要作为美德来反复向成年人提倡的国度,我看完这部影片,心情很复杂,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