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泉称获奖照片并非当时的完整场景。完整的场景应该是: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上面是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供图)
本博日前对获奖照片《挟尸要价》予以高度评价。现在却传来照片的真伪之辩。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认为照片有假,他的基本意思是船工在“牵尸靠岸”,而不是“挟尸要价”。看完他的文章,我觉得太缺乏说服力,逻辑混乱。他指出的照片作者署名不一、船头站立者是渔民不是老板、一船还是两船牵引尸体、“水波显示船的滑动”之类……都无关宏旨。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捞尸者一方是否挟持尸体坚持收取1.2万元!
摄影者张轶其实拍摄了一组镜头,证明因为捞尸者一方没有收到他们开价的1.2万元,因此他们挟尸停留了大约一小时,这期间船上的人抽烟、喝水,拒不靠岸。真相就是如此。张轶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他手头保存了一组“原始状态”的照片,他说:“如果还有质疑,我就把我当时拍的所有片子都放出去。”
即使分析那位宣传部长提供的上面那幅照片,也能看到两只船正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船上人物的站立姿势和动作、两个船头的朝向角度,都说明所谓“合力牵引”划向岸边不能成立。至于当时那么多的旁观者,更是可以为“挟尸要价”的行为作证。
《挟尸要价》照片的问世,不仅揭露了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水品的下降,而且还曝光了当地打捞溺亡尸体的“潜规则”,据说当地每年打捞尸体的利润上百万元。如此断人财路,难怪当地黑社会放话,要卸摄影者张轶的腿。张轶已经被迫离开当地。至于一位大学的宣传部长如此卖力地写文章对《挟尸要价》吹毛求疵,其真实目的是什么,别人可以意会,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在一个神奇的互联网时代,企图用谎言来掩盖真相,只能引发更多的真相曝光。
面对溺亡者尸体,政府部门是否有责任打捞?民间打捞尸体是否应该收费?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已经不属于本文谈论照片真伪的范畴。至于对待尸体的态度,更是涉及人的信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的问题,实在是一言难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