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有价值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你将如何度过?类似的话题被人们一再提起,其中肯定有独特的魅力。电影《遗愿清单》要阐述的,仍然是这个古老的话题。

两个癌症晚期的老男人住进一个病房:一个是白人,亿万富翁爱德华,一个是黑人,汽车修理技师。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两位演技派大腕同台飙戏,分别扮演这两位不久于人世的角色。他们将一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富翁爱德华最初不愿意与卡特共住一个病房,后来俩人却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是生死自交。
俩人面对共同的问题,躺在病床上都很郁闷:死神临近,也就是几个月的生命倒计时。如何安排最后一段时间?爱德华和卡特经过商议,开列了一份“遗愿清单”,其中排列了很多项要做的事情,诸如“空中跳伞”、“飙车”、“纹身”、“环游世界”、“猎狮”、“帮助一个陌生人”、“开心大笑直至流泪”、“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欣赏最壮丽的风景”等等……
说干就干。两个病人完成了空中跳伞,然后开着高级跑车疯狂飙车,玩得不亦乐乎。爱德华坚持要纹身,卡特没响应。接着,他们乘坐爱德华的豪华私人飞机环游世界,在巴黎吃晚餐,到中国的长城玩摩托车,游览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两个老哥们儿一路走来,一路交谈,甚至争执。实现一项遗愿,就在“清单”上划去一条,倒也快乐。
在埃及金字塔顶端欣赏落日奇观时,卡特若有所思,他借古埃及神话问爱德华:“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过快乐?”“在你这一生中,有没有给别人带去快乐?”显然,这个睿智的黑人在进一步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财大气粗、玩世不恭的爱德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限于沉思。
他们计划中还有一项,是攀登珠穆朗玛峰。但是赶到山脚下他们得知,最好的登山季节已经过去,“得等到明年春天过后……”俩人无语:我们能活到明年春天吗?这项计划被迫取消。
电影没有忽视俩人的差异。富翁爱德华爱享乐,只喝“麝香猫”牌咖啡,还爱玩女人(呵呵,这是杰克·尼克尔森的强项),在私人飞机上他还跟空姐如此这般……黑人卡特有个大家庭,为了实现遗愿,他与妻子大吵一场出门。在香港的某个晚上,他在酒店遇到一位很有诱惑力的黑女人,却没有动心。
在旅途中,爱德华对卡特谈起了烦心事:他唯一的女儿爱上了一个男人,那家伙打她,当老爸的动用黑道修理了那家伙,女儿却对老爸怒道:“你在我面前已经死了!”从此不相往来。其实他内心很渴望父女亲情……
返回美国以后,卡特病情加重,但他很乐观。有一天,他跟爱德华说:你不是爱喝“麝香猫”咖啡吗?这咖啡啊,是麝香猫吃了咖啡豆之后拉出的屎,你以为你喝的什么?两个老哥们哈哈大笑,乐不可支。他们在“遗愿清单”上又划去一条:“开心大笑直至流泪”。

卡特在电影中似乎不经意地说过一句话:“when he died,his eyes closed and his heart was
open”。这话直译为:“当他死了,他双眼紧闭,而心灵开放。”不过我认为这里的open,似乎还包括了“松弛,坦然、坦荡”的意思。是否可以翻译为“当他死了,他双眼紧闭,可是他的心灵是坦然的。”翻译是否准确?愿意就教于博友。
不久之后,卡特平静地去世。爱德华出席了他的告别仪式。
爱德华很孤独。对亲情的渴望,使他抛开面子,毅然来到女儿家里寻求和解。在那里,他见到了外孙女,他蹲下来忘情地亲吻她……“遗愿清单”上,“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一条又被划掉。
随后,爱德华也死了,但他死之前心情不错。
根据卡特和爱德华生前遗愿,他们的骨灰装在两个“麝香猫”咖啡罐里,被埋在雪域高原一座绝美的山峰上。两个老哥们每天都在饱览世间无比壮观的景象。至此,“遗愿清单”又划去一条:“欣赏最壮丽的风景”!
老实说,电影《遗愿清单》的艺术手法比较老套,整体平淡。但是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在有限的生命里程中,要设法使自己快乐,也要给别人带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