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梅隆是个成功的“烧钱大师”。这个牛年(2009),他的《阿凡达》在全球影迷中引起轰动,票房飘红,又夺得金球奖;上一个牛年(1997),他的《泰坦尼克》横空出世,投入2亿美元,夺得18亿美元的票房,还有奥斯卡大奖!当关于《阿凡达》的话题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倒想谈两句《泰坦尼克》。
   
我轻易不敢重看《泰坦尼克》。九年前九月的一个晚上八九点钟,我好容易调整心情,正襟危坐,独看《泰坦尼克》影碟:这边船还没有沉,那边夏蒙兄打来一个电话,说是美国纽约有飞机撞大楼了,凤凰卫视正在播呢!这是真切的巧合(当然这是很例外的事情)。以后再重看《泰坦尼克》,我总是格外慎重。
 

 
   
《泰坦尼克》已经被说烂了,可是它却经久不衰。20世纪最大的沉船事故,加上一个虚构的爱情悲剧主线,再加上出神入化的现代电脑科技,还有顶尖级导演的吐血操作,这部电影想不轰动都难。
   
那个海枯石烂的爱情故事太老套了,可是《泰坦尼克》却赋予它新的生命。两性相吸,两情相悦,本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富家女与穷小子在独特的时空相遇并热恋,最终生死相许,其中迸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能不感动观众?
 

 
   
算起来(直到现在写博文)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再看《泰坦尼克》了,可是电影中生动的细节依然记忆犹新:
   
大难临头,在已经倾斜的甲板上,一个牧师沉着地带领大家祈祷:“上帝与你们同在……”
   
船舱里,一个母亲索性不跑了,她给床上昏昏欲睡的孩子讲故事:“……后来,他们在这片安宁、美丽的土地上又生活了三百年……”
   
原来在餐厅给大家演奏的乐师,在甲板上冷静地演奏着……后来船身开始倾斜,慌乱的人群跑来跑去,乐师们收拾乐器,很绅士地相互道别,缓缓离去,那个小提琴手却在原地重新演奏乐曲,几位已经散开的演奏家听罢,又纷纷聚拢,重新合奏出格外悦耳的乐曲;
   
巨轮下沉后,呼喊声渐渐消失,冰海上满是冻僵的浮尸。这时候,我们分明看到夜色的苍穹,繁星耀眼……
 

 
   
凄美的配乐,无情的镜头,这部灾难片把观众带到世界尽头的冷酷绝境。生死关头,人的丑陋、阴暗开始展现,然而伟大的人性之光,在最后时刻闪耀着辉煌!它促使生者更深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思索人类应该珍惜的东西。
   
《泰坦尼克》的成功,绝不仅仅在于它的大题材、大制作,更在于导演的大手笔。
   
这些生动的细节很容易被掩盖,可是回味起来,令人感慨!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过两天,我打算再看一遍《泰坦尼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