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旅行的过程,究竟是放纵自我,还是发现自我?这真是个问题。很多女人自以为了解自己,真正踏上旅途才意识到:一路走来,接触到了绝美的风景,也发现了新奇的自我——自我是那么陌生。
伍迪-艾伦导演的第38部影片《午夜巴塞罗那》不仅揭示了女人真实的自我,还流露出一个爱情悲观主义者的叹息。两个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到闻名遐迩的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旅游,邂逅了一位留络腮胡的英俊画家安东尼奥。画家不仅颇具魅力,风流倜傥,还惊人地坦诚,刚见面就邀请两个女孩去附近小镇过夜,目的性相当明确。


维姬新婚在即,她渴望美满平静的生活。克里斯蒂娜却率性开朗,追求刺激,“她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迷茫的、喜欢流浪的灵魂,她没有生活目标”(斯嘉丽)。面对画家的邀请,克里斯蒂娜欣然接受,维姬只好作陪。一男二女到目的地后,画家邀请克里斯蒂娜共度良宵,不料在卿卿我我过程中她却因食物中毒而难以奉陪,只得卧床休息。画家向维姬进攻——在异国他乡的环境,在朦胧暧昧的夜晚,自以为稳重的维姬,居然就鬼使神差地沉醉于陌生的情欲,与画家发生了“一夜情”。

画家安东尼奥与两个美女从小镇回到巴塞罗那。他继续追逐克里斯蒂娜,并将她带到家里,由此引出了第三个女人,画家的前妻玛丽亚(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玛丽亚也是画家,性格火爆,似乎有些病态,她操一口西班牙语把安东尼奥骂个狗血淋头。这对冤家一见面,拉丁血液就沸腾,就鸡犬不宁。此前女画家还动了刀子,杀夫不成,又自杀,闹得满城风雨……其中的秘密在于,俩人都深爱对方,甚至达到疯狂迷恋的程度,难以舍弃,因此痛苦不堪。
玛丽亚曾经说,他们的婚姻缺“盐”。现在调味品有了,克里斯蒂娜介入其中,使得安东尼奥和玛丽亚之间的关系发生某种化学反应。更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玛丽亚与克里斯蒂娜,两个情敌之间,也由嫉妒和排斥,逐渐转化为、演变为相互吸引、相互欣赏,最终成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同性之恋……故事没有结局,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问世间情为何物?”波兰斯基有他的解读(《苦月亮》),安东尼-明格拉有他的解读(《英国病人》),伊斯特伍德有他的解读(《廊桥遗梦》),伍迪-艾伦在《午夜巴塞罗那》中也有他的解读。尽管支离破碎,云山雾罩,我们仍然可以感到,他在解读复杂的人性、情欲的时候,隐隐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绪。然而,作为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著名导演,伍迪-艾伦在他的第38部作品中,依然充满了对人性的孜孜探索,而决不回避。

导演伍迪-艾伦(右)在电影拍摄现场。
故事发生在以浪漫著称的美丽城市巴塞罗那,迷人的风景,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斯嘉丽、佩内洛普-克鲁兹等美女的加盟,伍迪-艾伦导演的《午夜巴塞罗那》的欣赏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观众,对这部电影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在欣赏之余,它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这就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