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感动天地的故事,却拍不出《护送钱斯》

标签:
电影评论护送钱斯灵柩礼仪拍摄文化 |
今年年初上映的《护送钱斯》(Taking Chance)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麦克·施特博尔上尉自愿护送在伊拉克战争中殉国的19岁一等兵钱斯·费尔普斯的遗体回怀俄明州老家。从美国本土的某个空军基地到钱斯家乡,这段路程超过3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上海),一路上由军用飞机、民航客机改换到汽车,一路上遇到各色人等,被护送的士兵遗体受到荣耀的礼遇。
即使在美国,海湾战争至今仍受到各种质疑,抗议游行也时有所见。可是一旦涉及在异国他乡捐躯的军人,无论是哪个党派的支持者都肃然起敬。这当然体现了一种敬畏生命的价值观。上尉在电影结尾说,“我并不认识生前的钱斯,但是现在,我怀念他……”
在电影的叙述过程中,不断闪现这样的镜头:一群不同肤色的女护士清洗着士兵的遗体:肉体的血迹,指缝的污垢……我们始终没看见钱斯的脸,可是已经熟悉他年轻的手:那是一只白人的手的特写,血迹、污垢擦干净以后,一个黑人女护士的双手轻轻覆盖它一会儿,像母亲亲吻一个婴儿的脸蛋,又像上帝抚慰一个远行者的灵魂……
钱斯的遗体装在覆盖星条旗的棺材里。它从军用飞机移送到库房,第二天又被运上民航班机行李舱。身着整齐军服的上尉,面对钱斯的棺材缓缓举手行礼。机场搬运工都是些五大三粗的黑人、墨西哥人,显得玩世不恭,可是运送棺材时,一个个毕恭毕敬、肃立不语。
上尉被安排坐在民航班机头等舱。他刚坐下,一个空姐走过来,送给他一枚精致的金属十字架,然后微笑颔首走开。在另一趟航班上,上尉身边的座位上是个很时髦的美女,她轻佻地给朋友发信息:“俺身边坐了个性感大兵……”上尉偶然瞥了一眼,那女孩很不好意思,上尉淡淡一笑。
飞机降落、滑行到停机坪。机长在广播里说:“我想请求大家稍坐片刻。在这次航班上,我荣幸护送一位倒下的海军陆战队队员的遗体,我将耽误大家片刻,等待护送人员先行。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请将你的家人放在心上。”旅客走下舷梯,只见上尉走近移送下来的钱斯棺材,庄严地举手行礼。那一刻,所有旅客都行注目礼,人群中,那时髦女孩眼含热泪。
最后一段旅程,钱斯的灵柩被装进一辆中巴。上尉开着小车尾随护卫。在美国乡间蜿蜒起伏的道路上,他们遇到很牛气的大货车、还有各种款式的汽车。当司机们发现这辆车上运送的军人的灵柩,都自然地放慢行驶速度,最后不约而同地列队慢行,所有汽车都在大白天打开大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