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游泳归来,感觉有点疲倦,索性翻出影碟,看《当心圣妓》。
一群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一群莫名其妙的人。他们是一群电影演员,正等待电影开拍。《当心圣妓》的导演给我们展示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电影无法按期拍摄了,因为导演缺席,而且有的电影摄制器材也丢失了,你说怎么办?
《当心圣妓》似乎是一出黑色喜剧。大家尽力等待,而且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演员们很无聊地交谈着,神态亲切而暧昧。场景很美,演员也很令人欣赏。可是观众却不知所云。
导演大爷总算到了,电影器材也找到了,电影还是无法开拍。剧组的难题似乎越来越大,嫉妒、矛盾和绝望的情绪弥漫整个剧组,没有人能够打破这种沉闷、窒息的局面。还有人捣乱、闹事,加上财务出了问题,矛盾不断,导演焦头烂额……导演强势,必然偏于独裁,引起演员的不满;导演软弱,必然成一盘散沙,大家如何共事?最后是演员占上风,反对导演的独裁,商谈,妥协,然后电影终于开拍。
不知所云的《当心圣妓》。它的导演讲述这个“一地鸡毛”的故事,是想解释拍摄电影的苦衷,是自我嘲讽,还是某种艺术上的探索?都有可能。我尊重探索,但是就这部电影而言,实在不敢恭维。在我收藏的电影中,这部电影属于可以看看,但不在最珍贵之列。
《当心圣妓》拍摄于1970年代初期。它的导演法斯宾德,并非等闲之辈。他只活了短暂的37岁,却被称为“电影天才”、“德国电影神童”、“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他生前吸毒、酗酒,还是双性恋,生活经历相当复杂。他在艺术上的反叛精神,使人们对他另眼相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