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卡桑德拉大桥》海报。毕克为张伯伦大夫(右)配音。
前两天根据报纸预告,看央视电影频道播映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片子可谓百看不厌。遗憾的是,这个版本是重新翻译配音的,不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当年那个老版本。
看电影,最初看情节,然后看演技,看的次数多了,看的是演员、导演与后期制作的综合水平。如果看十遍以上,已经是旧友重逢,完全沉醉于那个欣赏过程了。
我之所以如此推崇上译厂那个老版本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是因为痴迷于配音大师毕克那浑厚的嗓音、娴熟的语言技巧。这部电影中,大侦探波洛有大段大段的推理演说,毕克的配音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其嗓音与大侦探的形象可谓珠联璧合,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一个呼之欲出的大侦探。
颇为奇妙的是,毕克逝世之后,他的告别仪式上没有演奏哀乐,而是播放他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为波洛配音的大段案情分析、推理演说。这是谁的绝妙点子?对他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此!
毕克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一级配音演员。他曾为《海之歌》、《白痴》、《仅次于上帝的人》、《阴谋与爱情》、《警察局长的自白》、《苦海余生》、《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老枪》、《海狼》、《追捕》等数百部译制片配音。他还作为译制导演,参与了《追捕》、《远山的呼唤》、《兆治的酒馆》、《铁面人》、《老枪》、《罪行始末》、《总统轶事》、《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啊,野麦岭》、《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苔丝》、《音乐之声》、《傲慢与偏见》等影片的译制。


(《阳光下的罪恶》海报。)
优秀的配音大师毕克。
毕克的嗓子,仿佛被上帝亲吻过,是那么醇厚而深沉,洪亮而含蓄。欣赏他为电视连续剧《围城》作的旁白,你不能不感叹于现代汉语的优美。他为《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中的波洛配音,显示出主人公的沉着睿智;他为《卡桑德拉大桥》中张伯伦大夫配音,显示出主人公的临危不乱和职业精神;他在《追捕》、《远山的呼唤》、《兆治的酒馆》中为日本影星高仓健配音,更是展现出男人的坚毅、隐忍和厚重,人物的性格气质相当传神。
呜呼!毕克,还有邱岳峰,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在天堂里还会为角色配音、会演对手戏吗?当年上译、长影的一批优秀配音演员仍健在,可是毕竟在影坛上久违了。年轻演员还没成气候……
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电影电视空前之多,真正的艺术家却奇怪地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