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莫里康内:躺在温暖的河流里展开梦幻

(2009-05-24 13:59:30)
标签:

莫里康内

电影音乐

北京演出

文化

 

没有节目单,没有致词,没有投影字幕。昨晚,人民大会堂。81岁的莫里康内稳步上台,轻轻挥起指挥棒,“电影往事交响音乐会”就算开始。音乐就是音乐,无需任何说明。

 

聆听莫里康内:躺在温暖的河流里展开梦幻

 

第一首曲子《铁面无私》不太熟悉,简短,振奋,像湍急的溪流一般,它很快融入《美国往事》那熟悉的旋律“黛博拉的主题”,我们仿佛躺在温暖的河流中,缓缓流向前方,黛博拉与诺德斯的爱情令人怅惘,剩下的是回忆、沧桑、昏黄的岁月……

《海上钢琴师》的旋律悠然回荡。一个钢琴天才随着邮轮终身漂泊在海上;“西西里岛人”唤起多少乡愁,像带着腥味的海风。《黄金三镖客》片头曲、《教会》插曲富于变幻,展现了不可知的命运。后面两段曲子我不太熟悉,却是莫里康内的最爱。弦乐、管乐、打击乐的交融,尤其是排箫那动人心魄的吹奏,引起我们心灵的颤栗。他轻松、优雅的指挥,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聆听莫里康内:躺在温暖的河流里展开梦幻

     (莫里康内配乐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海报)

 

电影发展到有声时代,便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升格为视觉、听觉的综合艺术了。人物对话固然重要,音乐也不可或缺,莫里康内等配乐大师的贡献功不可没。一段旋律,能使我们很快进入故事氛围,更深地理解电影情节,它与我们很快熟悉,多年之后还能迅速唤醒我们的记忆。

音乐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天堂电影院》主题曲在空中缓缓漂荡,故乡的温馨,成长的惆怅,激起多少感慨……莫里康内是这么一种魔术师,他用音乐语言将你催眠,然后带你梦游,虽然是陌生的时空,你却隐隐有某种熟悉感,某种与故乡、与往昔岁月相通的情愫。他在讲述故事,又在抚慰你的灵魂。因为他们这些配乐大师的介入,电影不再仅仅是电影,而是你人生记忆的一部分。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观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掌声在向他致敬。大师再度返场,指挥演奏一段《美国往事》的旋律。观众依然意犹未尽,掌声让莫里康内似乎有些为难,他向台下鞠躬、感谢,随手取过指挥台的乐谱夹在腋下,缓缓退场。一个美妙的夜晚、一场饕餮盛宴才算结束。

 

 聆听莫里康内:躺在温暖的河流里展开梦幻

                (莫里康内配乐的电影《天堂电影院》)

 

面对观众异常热情的掌声,莫里康内始终沉默寡言。他是一个个性独特的艺术家,虽然给许多美国电影谱曲,却不讲英语,终身定居罗马。别人都是先有电影脚本,后有配乐,他有时候则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被导演邀请参与《美国往事》的合作时,他往往是先谱曲,某些片断,甚至是演员听着他的曲子现场表演。导演珍惜他的曲子,拍摄、剪辑某些镜头时,甚至要附和他的音乐,直到一曲终了,镜头才告结束。这也是《美国往事》某些镜头使我们略感拖沓、迟缓的原因。

作为一位有成就的作曲家,莫里康内似乎不太介意获奖与否。他沉浸在作曲中,他异常勤奋,工作本身就是乐趣。因此我们很好理解,为什么他搞作曲一猛子扎下去就是五十年,至今不觉劳累,没有厌倦。他说,“回头看看巴赫,再比比莫扎特在33年里写了多少曲子,我根本是无业游民。虽然我希望可以放松一点,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音乐给人类带来欢乐,而音乐创作本身又是令人幸福的职业。这或许是莫里康内健康长寿、精力充沛的原因。大概算了一下,本场演出,除去简短的中场休息,莫里康内总共坚持指挥了两个小时。我感觉,对81岁的概念有必要重新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