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草的塔吉克人(1/6)

(2013-05-27 11:40:17)

翻过喀拉苏达坂,是高原塔吉克人全新一季的开始,缓缓而去的羊群正是拉开这个季节的拉锁头。

http://s7/mw690/6003c23egddab2dda2a26&690

 

逐草的塔吉克人

 

撰文、摄影/刘湘晨

 

【1】  穹托阔依的朝拜

    穹托阔依清晨的来临就是老吾守尔·尼牙孜家屋顶天窗那一坨蒙蒙的亮,年轻的媳妇们最先起来抱柴生火,灶炕之前火影隐绰。未嫁的姑娘们在嫂子们之后出门拎水,或者拎着桶去牛圈挤奶,早茶之后,孩子们吆着羊群从坡地之上一路向坡下的河畔草甸荡去。鸟鸣、狗叫和山谷之间随风飘摇的鸦阵都不足以在缓缓来临、变化的过程中让整个山地苏醒,一霎间,轮廓澄清,烟霭蒸腾,帕米尔高原的东部边缘依旧笼罩着一种始自史前的遥不可及,你却能感到被她浓浓的气息所包裹。仔细体味,丝丝缕缕都是在催生,河水长流,春华秋实,生灵骚动……

    但是,只有我知道,真正“骚动”的,是我的心绪缭乱。这些天,正在临近的转场让我充满憧憬和期待。

在高原塔吉克人的生活中,每隔十天半月,小范围的迁徙时有发生。但是,用大牲畜驮着一个家度过一季的家当踏上长途任雨雪飘零,这样的动迁绝非寻常。这个时候的穹托阔依格外静谧,河流闪烁,畜群在林隙间游荡,炊烟袅袅……这一切,都是孕妇待产前的一霎宁静,天地际会,正等待分娩惊天动地的一个时刻!

    隆重的的送别仪式是在太阳尚没升起之前,相邻人家准备了羊特地请阿訇念诵杜瓦,而后行宰牲仪式。作为勒斯卡姆村的首席阿訇,祖木莱提·吾守尔是这一天当然的主角,进屋喝过茶,举事的人家铺好餐布端上来一盆面粉放在正中,再把一只羊牵进屋静候。祖木莱提·吾守尔举手掌心向内先行祺诵之后,捻起面粉起身向房梁和四周墙壁抛撒,最后撒向羊。

    塔吉克人对人际的关注敏感得视同于生命,过于严酷的生存环境是其间最重要的、不可变更的参数。相对于日常琐碎层面所投入的悉心关注,转场是家家必经的大事,其重要性足以影响一个家一年、甚至数年的生计,所历经、所能想象到的艰难是每家的共同记忆,这时候所表达的一份祈愿属于一种最高层面的关注,其重要性相当于婚丧大事和盖房子。

    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一线,穹托阔依仅是一个居民点,另有六个居民点零散居住着整个勒斯卡姆村78户人家的785口人,人口最多的居民点20几户人家集中居住,最少的仅有一户人家,彼此相距一天到一天以上的路程,最远的骑着骆驼和马往返得走十一二天。这样遥远的相距,使塔吉克人的盛宴成为人际最重要的调节与补充,其间有着最丰富的诉求和期待,心理的需求远大于简单的食物需求。

    老吾守尔·尼牙孜家专为转场的宰牲盛宴在傍午之前就结束了。在老人的带领下,众人向东山坡地的麻扎走去,这是塔吉克人凡举事必行的仪式。

    穹托阔依的麻扎被称作“夏依其拉克”,意为:王灯。相传久远以前,曾有一位伊斯兰圣人由如今塔什库尔干的大同乡经此前往藏地,故留有此圣迹。实际上,就是几块稍加垒垛的石头,还有后人加插的几根干树梢子横竖不整,猛一看是一道多已坍塌的栅栏。

    夏依其拉克麻扎另一部分构成是几座塔吉克坟,三十年间老吾守尔·尼牙孜家族逝去的所有人都埋葬于此,有老吾守尔·尼牙孜的父辈和他不幸夭折的一个孙子。

    老吾守尔·尼牙孜率众人朝拜的次序,先是进入麻扎路口有一块石头,上边有几根碎柴点的火,火上是每个人经过撒的面粉,每个经过的人都会以一只手或双手抚石,然后抹在额头和颏下;次之是圣迹和在圣迹之前呈半环状围跪诵拜;再次之,是坟地和围着坟地的诵拜。整个过程持续近一个小时,动机是祈求圣迹和祖先的双重庇护,以佑转场平安。

    朝拜的人群渐渐下山离去,坟地边的烟火轻飏。这时候,远处有驼啸传来,我随羊群转场的驼队将在这个午后聚齐。一夜过后,我将向穹托阔依告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