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6003c23eg7c88ff083a18&690
一对锹甲
虫虫特工队
盛夏的茂兰,几乎就是一个活着的半翅目同翅亚目的博物馆,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的同翅亚目物种。
当然,要读懂它,也是有难度的,这需要访问者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和耐心。和这个亚目的大型种类(比如蝉)不同的是,小型物种飞行能力普遍较弱,它们需要更加隐蔽自己,因而,它们进化出各种欺骗天敌的本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生活在洋槐树上的角蝉,它们看上去真的很像一对小刺,酷似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http://s7/mw690/6003c23eg7c88ffce6ad6&690
伪装成鸟粪的某种叶蝉
我在青龙潭溪边的一簇醉鱼草上,发现了一种叶蝉,它简直就是一团鸟粪,而且,即使是我的手指不小心触碰到它,它也一动不动。这非常反常,一般叶蝉会在有东西靠近时,迅速利用发达的足把自己弹射出去。事实上,我是在第三次观察这簇醉鱼草时,才发现这几只黑色叶蝉的。前面两次,我都把它们错认成了鸟粪——它们成功地欺骗了我。
相比这种叶蝉,蛾蜡蝉的隐身术是比较失败的,我感觉它们是在笨拙地模拟树叶,但并不很像,在树枝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蛾蜡蝉更喜欢躲在阔叶的下面,或树叶茂密遮挡的树枝上。有些蛾蜡蝉还喜欢群聚,这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喜欢群聚的,通常不是高明的拟态专家。高明的拟态专家,是孤独的,自信的,可以独自隐身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http://s6/mw690/6003c23egdd5a076e6035&690
屏顶螳
在茂兰,我发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瓢蜡蝉。相比我在海南岛看到的那些鲜艳的同类来说,茂兰的瓢蜡蝉颜色比较低调。它们停留在纤细的树枝、藤条上的时候,酷似植物尚未发芽的芽苞。
在通往漏斗森林的崎岖山道上,几乎每走几步,就能发现一只瓢蜡蝉。这成了我和同伴的最大乐趣。不过,拍下它们,也非常有挑战性,它们多悬挂在半空的枝干上,考验你手持相机拍摄的悬控稳定能力。拍摄姿势吃力而别扭也就罢了,这些小东西还非常敏感,极细微的响动都会让它们本能地弹射出去,那速度简直快赶上一枚袖珍炮弹。
http://s10/mw690/6003c23eg7c8901fe79b9&690
丽纹广翅蜡蝉
偶尔也有瓢蜡蝉栖息在低矮的小灌木上,如果没有风,树叶静止,瓢蜡蝉静止,我也小心地静止着。这拍摄前的短暂静止,真是让人身心突然安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