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我不只是一个婚礼摄影师,我的摄影没有风格

(2011-08-07 23:25:14)
标签:

杂谈

跟拍

婚礼

contax

s&j

旁轴

分类: 瞬间碎片

    在摄影的道路上,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听到“我要像谁谁谁一样,我要超越谁谁谁”,这真的重要吗?摄影就像其他主观性作品一样,只要是不同的个体,就会有差异的思想,表现为不一样的作品。硬是把自己往某某人的风格、手法上靠拢,就越是会迷失自我,到最后也只是个东施效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婚礼摄影界很多人在模仿TANG的后期风格。TANG的照片强在后期吗?我反而觉得后期一点特色也没有,前期拍摄到位了,你怎样后期都不会差,前期不到位了,即使是TANG拍摄的照片怎样后期仍然是烂片。简单模仿只能证明你越是肤浅,盲目崇拜只会显得你越是无知。那难道这样的顶尖高手我们就不应该去学习吗?应该,当然应该。但只是学习他那些表面的东西吗?

    我们用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去剖析。任何的题材,无论是风光,静物,人像,纪实等等一切一切,通过各种技法的运用,包括焦段、光圈、构图、曝光等等,把被摄物状态的最高点,情绪的最高潮一刻表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在适合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手段拍摄到最决定性的瞬间。这就是“决定性瞬间”的核心。回过头来说,TANG的照片就是把这一瞬间表现得淋漓精致,真的要学的话,就是如何去抓住“决定性瞬间”,这就涉及到摄影师本身对婚礼的理解,我们应该去关注“为什么要这样拍”,而不是“这样的照片如何拍”,只追求单一的结果而不考究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可以模仿一时,但模仿不了一世。说到这,我想说的是,摄影师是需要天赋的,而且这是非常关键。这种天赋不单是天生的美感,对事物的观察力,还有后期对事物的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善于剥开事物的表象,领会事物的本质能力,再勤奋,再多的模仿,也只是徒劳。摄影也是一种体力活,如果干了几年还不见起色的,或者也只是半死不活的,就是时候转行了,或者转变一种摄影类型,甚至就当个爱好玩玩就算了。

    我是一个婚礼摄影师,但不只是一个婚礼摄影师。婚礼摄影于我的动力在于,难度大和有效益。事实上,我更喜欢带上一台LEICA或ZEISS的胶片旁轴,静静地拍摄身边的一切,包括最近的个人影展,60幅作品中只有寥寥4幅是关于婚礼的,婚礼摄影不是我的起点,也不是我的终点,这只是我摄影生涯中某一个阶段的摄影课题。现在热衷于婚礼摄影,是因为难度大,具有挑战性,这是我内心驱动力。每一刹那都是转瞬即逝的,每一刹那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每一刹那的成功与否甚至影响若干十年后的美好回忆,我要抓住的,就是这一天中最美好的每一瞬间,这不是记录,这是提炼,是升华。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虽然很累。现在这个过程能带来经济效益,不是更好么?

   我没有摄影风格,所谓的摄影风格我认为更多时候只是一种跟潮流。我之前说过,风格不应该是一种摄影的结果,它只是对过程的一种修饰,摄影的结果不应该体现在风格上,而应该体现在摄影师对被摄题材的理解和本质表现上。比如婚礼摄影,婚礼的本质是什么?温馨、感动、幸福、美丽,我们的照片能准确表达婚礼的本质吗?还是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录?或是更多的强调自己的风格表现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记录就是让你知道这件事,出色的摄影师不只是让观者知道这件事,还让观者感同身受地参与这一切。这些本质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你的风格而发生变化的,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你能做到的,就是能否表达准确。我一直坚守这样的摄影理念,所以在我的摄影里基本上很难看出是时下哪种流派的风格。或许有时和某些相似,但绝不是那种表面的相似,而是大家对本质的切入点的相似。

    我不只是一个婚礼摄影师,我的摄影没有风格。

http://s12/middle/6003a027ga9ebff7acbb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