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公司
标签:
六本木高岛屋日本人年功序列能力主义成果主义杂谈 |
分类: 我眼中的日本 |
今天打完篮球带着一大包小包的去看在六本木住院的朋友.走出医院时整个夜幕都笼罩着六本木.这个时间从来都没来过"Midtown"再加上行李,干脆就装着观光客在六本木大照特照的.超级喜欢这种汽车酒吧的.在日本并不算太常见.第二张照片是在六本木照的,第三张是在银座照的.是同一个系列的酒吧.很有特色是不是.
说起"Midtown"真的是让人有爱有恨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全世界的名牌商品.住最高级的饭店吃最高级的料理,只要你有钱.东京是一个消费很高的城市.但再有钱的人来到东京也会觉得消费非常之高.日本人也给所有其他的国家都是一种很有钱的概念.但是其实日本人是否真的有钱呢?
我认为结果是"不".就像来到"Midtown",看到大包小包的买东西的其实操的都是中文.就像在新宿的高岛屋,中国的观光客就像不要钱是的买东西.买的日本人都觉得发晕.所以在高岛屋你可以找到中文的店内导游,而且可以听到用中文广播的各个层卖东西的状况.不紧高岛屋这样的百货店,还有很多电器店也是如此.
而日本人为什么给人一种很有钱的概念呢.其实是因为日本的泡沫经济所引起的.而其实日本现代的年轻人钱都不多.在日本公司根据年龄和学历你所拿的工资基本上都一样.大学毕业生23岁入了社会就是20万,等到了30岁就是30万,40岁基本就是40万.并不是全部人都如此.但是大多数都是如此.日本一些老牌的公司还是存在年功序列这个情况的.是根据年龄和工龄来计算工资的一种人事制度.
1960年代日本公司一般都相对安稳.公司不会随便裁人,无论你工作能力多差,但是到了那个年龄你就基本上会升到那个位置.所以大多数的日本公司都有一大帮老头子拿着高额工资不工作的.可是没有任何人会说些什么.这就叫终身雇用制.它的好处就是上层管理人员都一定是年岁比较大,经验比较广的人,所以即使被骂也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什么抵抗心里.并且没有什么转职观念.对公司是绝对忠诚,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信誉度.不好处就是会让人没有太高的干劲.因为无论你多出色,熬不到那个岁数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
所以必然的从1995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所产生的大量裁人,日本开始出现了大量"能力主义"的公司.跟很多欧美国家一样.只要你有能力自然就会提升.年轻人当老一辈的上司的事情也层出不穷.还有"成果主义"公司,就是重视结果的公司.只要你拿出成果来了,就自然会给你升职位,涨工资.但由于2000年左右很多采取"成果主义"公司开始出现问题,所以基本上现在采取"成果主义"的公司已经很少了.而采取"能力主义"的公司越来越多.跟欧美公司有一拼.但社会问题是评判能力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就是如果你跟给你评判能力的人关系搞得好你也同样会等到"有能力"的评价.而你即使再有能力跟给你评判能力的人关系不好,你也还是被打入"没有能力"的冷宫.
无论是那种都存在利和弊,看你如何去取舍.日本公司就是相对安定,但是工资少,而欧美公司有随时被炒的可能性,但是工资高.看你要如何选择.我一直都是在纯日本人的公司工作,所以特别有野心去外资企业看看.品尝一下高级白领的感觉.不知这个愿望是否在2010年内可以实现.我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的.呵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