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2016-04-20 15:02:40)
标签:

孙氏宗祠

孙氏庄园

龙凤古柏

柏庙村

强拆

分类: 风土人情
游  访
上街 窝镇 柏庙村
 
“孙氏庄园”遗弃街头自生自灭 令人痛惜
“孙氏宗祠”历经磨难得以重建 令人欣慰
 “龙凤古柏”携手并肩不离不弃 令人感动 

 
1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不容乐观
 
  2016年4月4日,我们路过柏庙村时,首先看到在柏庙村原村子的西口,柏庙大街和登封路交叉口东北角上的“孙氏庄园”古民居群,有人曾朝思暮想一拆了之,却未敢付诸实施。
  自从居住在此的村民被集体迁走之后,古宅在刹那间失散了累积数百年之久的人文气息,仿佛人的灵魂出了窍,失去了生命力,显得异常的冷清和寂静,如同被人按了暂停键的电视剧画面一样,静止不动了。
  时隔两三年后的“孙氏庄园”,门前路边2013年修路时搭建的围栏至今未拆,它仿佛一块遮羞布,企图遮挡住古民居憔悴不堪的容颜,以免它有碍上街的市容观瞻。
  令人痛心的是,“孙氏庄园”这片古民居,这些好不容易从虎口余生的百年文物古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如若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必将难以避免慢慢腐朽,渐渐散架,最终坍塌的厄运。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不容乐观
 

  “孙氏庄园”门前的围栏内,一位眷恋古宅的老年村民正在开荒种菜,她弯腰劳作的身影和种在房前屋后的蔬菜给古宅平添了几许生机和色彩(见图2、图3)。

 

3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 墙根绿油油的小菜地

 

4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 门楼内景 一对浇菜地的塑料水桶
 
5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 眷恋老宅的老人开荒种上了大葱
 
6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 已成无人村

 

7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不容乐观

 

8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孙氏庄园”古民居现状 已成无人问津的鬼屋 

 

9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孙氏宗祠”原来位于柏庙大街南侧村西口的位置,2013年11月17日因修路被拆除,仅留下一座门楼,至2015年春节前夕,2月11日祭灶日当夜,宗祠门楼也被偷偷摸摸地强拆。其后于原址南侧复建被叫停,完工近半的工程瞬间毁于一旦,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最终,决定“孙氏宗祠”迁建于新修的五云路北,“孙氏庄园”的东侧,并于2015年5月15日破土动工(见图9、图10)。

 

10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11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工人们正在门楼屋顶上施工

 

12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大门上方的石匾

 

13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门楼两侧的墀头上正面是“福”字

 

 14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门楼右侧的墀头上侧面是“忠”字

 

15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门楼左侧的墀头上侧面是“孝”字

16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一块镶嵌在门楼内的石碑上,刻写着“重建孙氏宗祠工程”人员名单,显示“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组织成员已经调整,原会长孙尽忠老先生现为顾问(见图17)。

 

17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18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正在重建的“孙氏宗祠”院内,一面照壁墙正对着大门,其正面有“中国孙氏”四个金字,金字的上方刻画两条腾飞的龙,分列在由繁体“孫”字形象化艺术化而来的人形图腾两旁,寓意“龙的传人”。两侧刻写着的一副对联“根深实茂陈留郡,源远流长乐安堂”,告诉我们柏庙孙氏的来源(见图19)。 

  据说,柏庙村孙姓分两支,一支为本地的原陈留郡孙氏,另一支为后来从山西洪洞移民来此的孙氏,论其祖根也属于陈留郡孙氏,是洪洞移民肖二公的后裔。盛唐时,柏庙村孙氏人丁兴旺竟达万人之多。

 

19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照壁背面,刻写着署名为“郑州柏庙孙氏古今文化研究会”的《迁建孙氏宗祠碑纪》全文,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见图20):

  “上街区为拓宽柏庙大街孙氏宗祠面临拆迁,虽族人千方百计多方呼吁,然俱无济于事也。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原孙氏宗祠被拆除,尚留门楼一座,多灾之冬未能幸免,永难忘二零一五年二月十一日,祭灶夜宗祠门楼被强拆,使我孙氏损失惨重,近十年搜寻之珍贵文物付之东流。昔柏庙主政者为追逐潮流,大肆毁损文物,让柏庙民众遗恨千古,彼时领导所为虽有大环境下形势所迫之故,然个人作恶之责亦不可恕,更可恨族内糟粕竟助纣为虐肆意妄为损我族利,其孽行永为族人所不齿。现重建之孙氏宗祠由柏庙大街南移位于北,主体建筑占地一亩三分八厘,按原宗祠构造精心设计,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五日破土动工。施工期间人为作祟,若非村北祖茔必须动迁,宗祠落成定遥遥无期也。历经种种磨难耗时将近一年,迁建之孙氏宗祠终于圆满竣工。”

 

20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迁建孙氏宗祠碑纪》碑文两侧各刻画了六个小图,是从二十四孝中挑选出来的十二孝图解。

  左侧,自上而下依此是《亲尝汤药》《孝感动天》《百里负米》《卖身葬父》《芦衣顺母》《啮指痛心》

  右侧,自上而下依此是《怀橘遗亲》《恣蚊饱血》《拾葚异器》《行佣供母》《戏彩娱亲》《卧冰求鲤》

 

21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全景图  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2015年10月8日,我路过柏庙村时,在“孙氏庄园”门前的围栏上,我曾经看到一幅重建孙氏祠堂的效果图(见图22、图23)。

 

22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23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24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一角

25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重建中的“孙氏宗祠”

 

26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柏庙村里的土地庙  庙小神灵大

 

27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柏庙晴烟寺遗址

 

 

周 秦 古 柏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 A-1153

A-1154,树高1018米,胸围324米,树冠覆盖面积约25平方米,树龄约2200年。
  柏庙晴烟寺内外原有周秦古柏10株,二十世纪文革期间,寺外8株被毁,尚存寺内两株,俗称龙凤柏。东株若龙,西株若凤,龙首直指苍穹,长哺高吟,凤尾团如华盖,展翅欲飞,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苍劲挺拔,雄伟壮观。它是柏庙村历史文化之见证,当地民众祈求幸福安康之灵柏。
               郑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上街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0月

 

28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29
游访郑州上街峽窝镇柏庙村(四)“孙氏庄园”“孙氏宗祠”“龙凤古柏”

周秦古柏俗称龙凤柏


  谢谢欣赏!更多精彩内容且看下文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