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2016-01-25 13:15:00)
标签:

河南博物馆旧址

河南法政学堂旧址

开封市三圣后街1号

河南省文保单位

冯玉祥

分类: 城市风景
游 访
开封 龙亭区 三圣后街1号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法政学堂旧址
 
1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在南京巷访古探幽  发现古树古屋 
 

  2016年1月3日上午,郑州保护古民居志愿者在古城开封参观考察了张钫故宅。下午,我们又沿着南京巷由南向北一路搜索“汜水会馆”,这时,我们发现在巷子东侧的一个院子里有一栋老房子和两棵古树相依为伴(见图1)。

  我们一边走一边问路,直到走完了整条街也没有找到“汜水会馆”,这个在百度地图上未曾标注的地方,神秘得连当地人都不知道。这时,有一位路人告诉我们,向北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河南省博物馆旧址”,这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丰富了我们的考察项目(见图2)。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同北书店街北口相衔接的街道,因为有一座“三圣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好对着这条街的街口,所以叫它“三圣庙前街”;在三圣庙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人称“三圣庙门街”;在三圣庙后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自然就是“三圣庙后街”。
  据说,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的“三圣庙”,明末曾遭黄河水淹而冲毁。关于当时三圣庙中祀奉的三位神圣,有人说是“伏羲、文王和孔子”,也有人说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清末重建三圣庙后,供奉的则是“关帝、火神和财神”。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十分重视平民教育,大力提倡破除迷信,神像被毁,原庙址遂改为民众教育馆。

 

3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开封市豫剧院”位于三圣庙后街1号付1号

 

  1965年,全国开展地名大普查时,有关部门将“三圣庙前街”改为“三胜前街”,将“三圣庙门街”改为“三胜街”。令人费解的是,唯独“三圣庙后街”只是去“庙”而存“圣”,改名为“三圣后街”。我发现这枚红色的门牌上还是原来“三圣庙后街”的名称,它是“三圣庙”及三圣庙街名变迁的历史见证(见图3)。

 

4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磨盘街上唯一留下的一座老房子及门楼

 

  在没有找到“汜水会馆”前,“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成了我们新的兴奋点。

  当举国大拆大建的浪潮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之时,古城开封也未能幸免。南京巷以北是磨盘街,举目望去,如今三胜街以北、磨盘街两侧的大片区域,都被蓝色的档板围了起来,同上午我们在曹门里地区看到的景象一样,断垣残墙摩肩接踵,在碎砖烂瓦堆积起来的一座座小山之间,只留下来零星的破旧古民居,东倒西歪地牵扯着裸露的电线,如同任人围捕任人宰割的小鱼儿,最终被晒成了丑陋的鱼乾,在冬日的寒风中飘摇抖动(见图4、图5)。

 

5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三圣后街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斜对面  面临拆迁的房屋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位于磨盘街与三圣(庙)后街、三元街的三叉口以西的三圣后街上,离路口约百余米。在路口我就看见路南的一个院子里,一栋两层白楼从蓝色挡板围成的包围圈后面露出头来,仿佛翘首以待我们的来访(见图6、图7)。

 

6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位于蓝色档板后面的“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建筑

7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位于蓝色档板后面的“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建筑 
 

  半闭半开的铁门锈迹斑斑,两侧破旧的门柱上瓷砖已经大片剥落,左边门柱上挂着一块挺新的“开封市豫剧院”的长铜牌,闪射着金色的光泽;相比之下挂在右边门柱上的两枚小方牌则有年头了,上面一枚是“开封市祥符文化传播中心”,下面一枚是“开封市人民政府重点扶持剧团”。大门上方横跨着“开封市华忠舞蹈艺术培训学校”的红字大招牌,分外醒目。大门东侧的墙角立着一通石碑,上面刻写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八个魏碑体大字(见图8、图9)。

 

8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原河南省博物馆的后门
 

9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2008年6月16日,“河南省博物馆旧址”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8月28日,由开封人民政府在此立碑。

  石碑背面刻写有简介,由于石碑离墙面太近,我只能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拍摄,后经辨认抄录全文如下:“1927年7月,为保护河南丰富的文物,在冯玉祥将军极力主张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址设在开封市三圣庙街(今三胜街)。1928年5月,更名为“民族博物馆”,同年10月举办《民族模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30年12月1日,复名“河南博物馆”。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1940年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迁郑州后,在原址成立了开封市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直至1987年迁至包公湖畔。河南省博物馆最初是在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的旧址上筹建而成,规模宏大,分为配套服务区、展览区及文物库房、办公区等。现仅存前院过厅,后院展馆及办公用房等建筑。河南博物馆在开封期间,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海外也享有盛誉,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见图10)”

 

10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的正门(南门)位于三胜街31号,其所在地原为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见图11、图12)。 

 

11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的正门(南门)位于三胜街31号  这是近期拆迁前的景象  图片源自网络

12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这是解放前的景象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进入的是位于三圣后街1号的院子,是原河南省博物馆的第三进院,是后院,冯玉祥在开封期间曾经在此安家居住。现在,门口挂着“开封市豫剧院”的铜牌,原来我们走的是原河南省博物馆的后门。如今,多家单位共处这个独门小院,各显神通(见图13)。

 

13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入口处的过道

 

14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入口处的过道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迁郑州后,在原址成立了开封市博物馆,1987年,开封市博物馆迁至包公湖畔。此后,开封市豫剧院便进驻这里一直到现在,旧址产权现仍为市豫剧院所有。后来这里又办起了舞蹈学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轻盈舞步,给冷冷清清的旧址带来了勃勃生机。一位在此学习舞蹈的孩子告诉我,元旦学校不放假,到春节才放假。

 

15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北楼 入口处的过道里存放着开封市豫剧院的道具箱 

 

16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 仅剩三楼合围大讲堂的院子

 

17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 仅剩三楼合围大讲堂的院子

 

18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 仅剩三楼合围大讲堂的院子

 

19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南楼一层走廊

 

20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南楼一层走廊

 

21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南楼南面西侧一角

 

22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 仅剩三楼合围大讲堂的院子

 

23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 西楼前的户外楼梯

 

24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走廊

 

25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走廊

 

26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走廊

 

27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走廊

 

28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走廊

 

29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西楼前的户外楼梯 对面是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欧式大讲堂

 

  河南省博物馆,最初是在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的旧址上筹建而成的。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前身是“河南法政学堂”,“河南法政学堂”的前身则是“河南仕学馆”。1907年,河南巡抚林绍年为满足地方自治与预备立宪对于大批法政人才的需求,将河南仕学馆改为河南法政学堂,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1908年3月,于河南仕学馆后院东北角,建立了一座大讲堂。1909年,为扩大招生规模,购置了后院西北隅的民房,并在大讲堂的西面增建了南、北、西讲楼等三座建筑,使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见图16—图30)。


30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正对面的欧式建筑是原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大讲堂  带走廊的西门脸 与北楼和南楼相连接

 

  1912年,河南法政学堂更名为“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同年,“河南巡警学堂”奉令裁撤并入该校。1913年,该校曾改称“河南第一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该校与豫北迁汴的第二法政专门学校合并,复称“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14年,学校将大讲堂改建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欧式建筑,并将其分隔成礼堂和教室两大间,东、西各四开间,现在它仍然保持着当时的原貌。

  1927年,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并入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同年,在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上开始筹建河南博物馆。

 

31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北楼二层走廊西头可通向西楼大会议室或排练厅

32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西楼二层的大会议室或排练厅

 

33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南楼东头一层楼梯间  过道

 

34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在“河南省博物馆旧址”“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旧址”院内留影

 

35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从磨盘街挡板缝隙中远望河南省博物馆旧址院内  欧式建筑大讲堂东半部分已经修缮一新的东门脸

 

36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从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南楼二层俯视  欧式建筑大讲堂的西半部分没有修缮 整个建筑呈现半旧半新的阴阳脸

 

  现在,大讲堂面向院内与南北两楼相接的西半部分由开封市豫剧院占用;而在院子里看不到的东半部分建筑,听说曾经用来办过幼儿园。

  从磨盘街旁的蓝色档板的缝隙中远望这座欧式大讲堂时,我发现建筑的东半部分已被修缮一新,建筑墙面黄白相间,色彩分明。我从南楼二层东头俯视河南省博物馆旧址院内,还发现欧式建筑大讲堂没有修缮的西半部分,每扇窗户上方的三角形装饰框内均有浮雕花卉图案,可是在其修缮一新的东半部分,每扇窗户上方的三角形装饰框内,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见图35—图39)。

  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应该遵守“文物古迹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一切不忠诚于原作的修复,都等同于破坏,都要不得!


37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窗户上方的三角形装饰框内原来有浮雕花卉图案

38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大讲堂东半部分的东门脸  窗户上方的三角形装饰框内原来有浮雕花卉图案

中间的门上方镶嵌有“健康 快乐 发展”字样  原来这里是幼儿园  图片源自网络百度地图

 

39

游访开封龙亭区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从磨盘街挡板缝隙中远望河南省博物馆旧址院内  欧式建筑大讲堂的东半部分已经修缮一新

 

  谢谢欣赏!游访开封古城文物古迹的更多精彩内容且看下文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