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013-03-20 18:36:00)
标签:

古戏楼

清代民居

西苏楼村

郑州荥阳广武镇

分类: 风土人情

游  访

郑州 荥阳 广武镇 西苏楼村

古戏楼与清代民居

 

1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013年3月10日,郑西古民居保护志愿者考察了庞楼村古民居,参观了云城寺后,穿越绕城高速,直奔插阎村而去。由于插阎村知青楼已因坍塌而被拆除,令年轻时曾经在离此村不远的南董村插过队的李国华老师倍感失落。随着一件件载体的消亡,令一代人耿耿于怀的青葱往事怀旧梦想越发虚无缥缈起来,惟独“小芳”银铃般的歌声仍然萦绕于耳旁难以忘怀。

 

2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我们怀着无限遐想也穿越不了时空,穿越的只是连霍高速,来到了西苏楼村考察古戏楼和古民居。不大的古戏楼位于西苏楼村的中央,坐东向西同一座小庙遥遥相对,两者之间是一片不小的空地(见图2、图3)。


3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戏楼,顾名思义就是演戏用的戏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建筑样式五花八门,从最原始简陋的露天广场,到庙宇、勾栏,再到茶楼、戏园,直到现代的剧场、大剧院。

  自古以来,形态各异的大小戏楼遍布于神州大地的城乡各处。戏楼就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就是中国人的剧场。西苏楼村的古戏楼从建立伊始,就成为西苏楼乃至四方相邻村民心目中的文化娱乐中心而代代相传。

 

4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走近戏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顶上用水泥塑造的“五角星”(见图4),突兀怪异的今古混搭给人一种类似“后现代”的感觉。我断定,当年将中国革命的经典标志与古代戏楼这两件马牛不相及,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事物联系结合在一起,绝非出自资深建筑师的大胆创新手笔。或许,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以此寓意古戏楼已经脱胎换骨、洗心革面而获得了新生,蜕变为革命的舞台

 

5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戏台正面檐下的朽木条被压弯了腰,戏台前面四根木头台柱子浑身裂纹,骨瘦如柴,立在柱础石上不堪重负。虽然没有了后台的舞台已不能演戏,但是偶尔开个村民大会,请村长做个报告还是可以的(见图5、图6)。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当村长在村民的鼓掌声中跨上铺着水泥地的戏台开始演讲之时,三三两两的小草顽皮地从水泥裂缝中探出绿油油的脑袋来凑热闹。“出将”、“入相”二门悠闲地分列戏台左右,睁着一双空洞无物的大眼睛,茫然若失地看着村长的背影发愣(见图7)。


7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若问古戏楼究竟有多老?请看镶嵌在戏台后壁右上角处的一块小石碑(见图8)。碑刻文字很小,有些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我只认出碑上刻写的“大清国河南直隶荥州河阴县东南相距五里西苏楼修盖戏楼记”,及落款“皇清雍正九年”等字迹。由此看来,古戏楼至少有二百八十来年的历史。

 

8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西苏楼村的古戏楼难以抵御岁月的长期侵蚀,如同一位名伶总有铅华洗尽,姿色衰败的一天。檐下残存的木雕装饰几乎褪尽了往日艳丽夺目的色彩(见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如今从它老态龙钟的外表已经很难看出当年的盛况了。

 

 9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0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1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2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3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由于长期以来疏于管理和保护,曾一度繁华昌盛,名扬百里的西苏楼村古戏楼历经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而变得面目全非。感慨之余,我希望今后修缮古戏楼一定要忠实于原作,参照历史资料修旧如旧不走样,力求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只有采取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西苏楼村的古戏楼才能够真正得到妥善地保护,这件宝贵的文化古迹才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14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在西苏楼村我们考察了一处古民居。走进院落,我抬眼望去,前面高高的二层楼房的山墙上有一孔内八边形外正方形的窗户,周围饰以简洁明快的砖雕图案,如此严谨考究的装饰风格再次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产生了共鸣,加深了对于传统文化及建筑艺术的亲近感(见图14、图15、图16)。

 

15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6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17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房屋墀头的砖雕装饰图案较为简洁,一朵菊花居中,上下辅以简单的图案饰边。现存中原古代民居通常采用板瓦和筒瓦相配合搭建成镂空花型的屋脊造型,俗称“花脊”或“透风脊”(见图17、图18)

 

18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对于屋脊装饰的繁简精粗程度反映出房屋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其经济状况的优劣。由此可见,这处古宅的原主人可算是大户人家,屋脊蹲兽的使用较为正规奢华。在屋脊两端、垂脊的中端都装饰有龙头,在垂脊的底端即房屋的四角均采用砖瓦雕刻叠砌成扭头加以装饰(见图18、图19)。遗憾的是所有的脊兽龙头都被人为地毁坏了,现在的房主宋老汉右手里拿的铁件就是从脊兽龙头上砸下来的龙须(见图25)数十年来没舍得扔。

 

19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当我爬上宋老汉家的东厢房背后另一家院子里的阶梯,正要对古宅正房的屋脊装饰作进一步考察时,突然意外发现在宋家的东厢房北山墙一侧的垂脊中端有一个特殊的脊兽,它不是一个成品脊兽,它由一个兽头瓦当加上两只尖尖的耳朵,看上去仿佛一只小猫端坐在屋脊上,十分巧妙而有趣。其它如正房垂脊、山墙和瓦当、滴水等建筑及装饰构件都保存较为完好(见图19、图20)。

 

20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与屋脊装饰的奢华正好相反,正房的门窗却极为朴实无华,多少映衬出原主人的品行和为人。门上方的长方形木窗棂两侧有镂空的图案装饰,呈对称分布,一个是变形的“寿”字,一个是“万”字符(见图21、图22)。


21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2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让我们走进宋老汉家的正房,看一看古屋的室内风光吧(见图23、图24)。正面墙上贴着“福禄寿”三星中堂画,气氛热烈。一侧的冰箱门敞开着,就他一人在家,没有使用,里面空空如也。墙上“安全用电”的警示条旁边歪斜的像框已许久无人扶正。

 

23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4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房主宋老汉拿出铁件让我们看,说是在文革破四旧时从屋脊蹲兽——龙头上砸掉的龙须,被家人收藏至今。宋老汉还向我们出示了土改时政府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纸张已经泛黄变脆,足足有半个村子的土地房产证,被用心地钉成了厚厚的一本。宋老汉小心翼翼地将土地房产证从一个破旧的牛皮纸档案袋里掏出来,打开一页页地让我们看。最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将土地房产证装回档案袋,脸上露出微笑(见图25、图26、图27)。

 

25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6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27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在古宅的西墙外,我们看到墙上有一个砖砌的拱形门,据说原来这里是专为进出车马而开辟的后院门,可见古宅早年的院落规模之大在西苏楼属屈指可数(见图28)。


28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考察结束临行前,我们再次向村民宣传保护文化古迹的意义,嘱咐他们一定要保护好古戏楼(见图29)。然后,我们继续向广武镇进军。

 

29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


  谢谢欣赏!更多精彩内容且看下文分解。

  (2014年12月4日编辑)以下新增加的图片是我在九个月之后,于2013年12月22日,重访西苏楼村时拍的。

  采取用钢筋水泥建造新戏楼的愚蠢行为,没有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导致珍贵的文物古迹——古戏楼被毁,原来的古风遗韵荡然无存,太可惜了!西苏楼古戏楼被破坏性修复,辜负了郑州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求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厚望,是郑州市、荥阳市文物局缺乏监管,严重失职的错误所致,令人痛心。

 

游访郑州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古戏楼与古民居西苏楼村 用钢筋水泥重修的新戏楼 古风遗韵荡然无存

  



古代乱走
演唱:没时间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