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丑
(2014-02-09 16:47:58)
标签:
插嘴学生原因处理方法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课堂小丑
有一次我在看手机报的时候有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上课始终爱接老师的下句子。惹的老师有时甚至无法正常上课,教师实在办法只有求助于家长怎么办?突然想起“课堂小丑”这一词,“课堂小丑”是我在看迟毓凯的《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中看到的。书中是这样定义“课堂小丑”的:“这样的学生总是到处逗乐,故意表现得很傻,以得到老师或同学的注意。”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也有任课老师提出班级也有这样的现象,甚至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是这样描述的:
“许多教师上课会发现一类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不论教师问什么问题都积极参与,不管回答是否对错,特别喜欢教师上课时插嘴,非常生硬地想把自己表现出来。而且,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故意出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如果教师批评,他们往往不仅不表现出愧疚之情,而且还显得有些兴奋。批评是答应得很好,但一回到课堂上又是原形毕露。”
书中还分析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和处理课堂小丑的方法:
“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甘于做“课堂小丑”,首先要清楚的是这些学生不惜损害自己的形象博大家一笑能得到什么好处?其实这里得到的好处很简单:课堂小丑无论是非,重要的是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吸引了眼球。如果好处是这些,那么处理起来思路也就简单了:在他搞笑、出怪态的时候,让他无法得到他人的关注。处理过程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
一是不论这个学生如何搞怪,教师不要看他,冷处理,目光不能与他交流。
二是与此同时,也要说一些事,把其他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让其他同学也不要关注他。
三是走近他,以身体语言来表述对他的不满,但同时不与其进行目光接触。
四是表扬他身边遵守纪律的同学。
最后一步很关键,在他失去众人的关注之时,必然失望,此时给他提供一个榜样,同时也暗示他:像你这样做怪态扰乱课堂纪律的,老师不会关注。老师关注的,是你身边这样遵守纪律的同学。如果他有所收敛,则要马上进行肯定和鼓励,这样,就会慢慢将其引到教育所预设的方向上来。”
手机报也给出一些家长处理的方法:
一、告诉课程的有利性,让孩子对课程产生兴趣。
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坚持。
三、爱说话也不一定是坏事,说明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如果发现孩子有语言表演方面的天分,可以让孩子参加相关培训。
四、请老师帮孩子选一个不爱说话的同桌,制造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
原来我在课堂遇到这样的学生,不是一阵批评就是停下课来甚至叫学生站在教室里后面或者让学生出教室,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强化学生上课插嘴这一行为。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要排除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课堂是否对孩子有吸引力,二是孩子不是讲话,是喜欢接老师的嘴,这样的话家长只需告诉孩子不要打扰老师。如果孩子确实上课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甚至影响这个班级的课程进度和自己的学习状态,那就要考虑引导。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