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崧舟《孔子游春》课堂实录

(2014-08-01 07:17: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我的工作

一、导入

生:读题。

师: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板书:孔子)题目中出现的人名往往就是主人公,接下来读题要注意,把主人公强调出来。不要拖,范读。

生:再读题。

二、聚焦“老师”

师: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论水一段,在弟子的话中,孔子还是什么?  生:老师

师:孔子自己说的话,他也认为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没错,就是老师(板) 读   生:老师     再读     生:老师  

师:老师,这个词我们天天在读,老师,我们几乎天天在接触,带着对老师的感觉读 生:老师。

师: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老师,看看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三、聚焦“课堂”

师:老师要给学生上课,就要有课堂(板书)浏览课文,找到孔子的课堂,用波浪线画出。

生:交流,读“泗水河边……”   齐读

师:我很奇怪,你们读的是课堂吗?找一找,和我们熟悉的课堂相比,孔子的课堂里没有什么?

生:屋子;课本;课桌;椅子;黑板;粉笔;墙壁

师:孔子的课堂里虽然没有屋子、墙壁,虽然没有课桌、椅子,虽然没有黑板粉笔,可却有什么?再读“泗水河边”

生:有阳光;有桃红;有柳绿;有草色青青、水声欢腾;

师:这都是看到的

生:有广袤的大地,有温暖的太阳,有和煦的清风

师:这真是一个特别的课堂!在孔子的课堂里,草色青青,阳光和煦,这是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课堂。孔子的课堂里竟然有(引读)广袤的大地……

师: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引读……)

师:这样的课堂多像一首诗,一幅画,阳光普照着大地,(引读……)

师:这样的课堂里,你的心情怎样?

生:舒畅;轻松;心中充满绿色……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他的课堂

生:(音乐起)齐读

师:其实,孔子的课堂里还藏着一个秘密,有一半是真真切切看到的,有一半是联想到的,你能不能对应起来,完成练习第一题:

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             

看到(       ),想到宽广的胸怀

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             

看到(        ),想到明亮的眸子

看到和煦的春风,想到(            

生:交流

师:沉入孔子的课堂,我们发现了孔子课堂的秘密,体会到课堂的美妙。师引读看到的,生读想到的

师:小结:看到的就已经让人沉醉,想到的,就更加让人心向往之。

四、聚焦“课文”

师:除了课堂,上课总得有课文吧。浏览课文,找到孔子的“课文”,用波浪线画出。

生:泗水

师:指读写泗水的那一段,你看出了什么?

生:从欢快活泼中看出泗水的飘动

师:它本身就在动。从欢快活泼的水中看出了什么?谁来说?

生:水有德行……

师:这是孔子在看到欢快活泼的泗水后留下的课文,画下来。这是他精心为学生准备的课文,这是关于水的课文。

生:齐读

师:短短的课文写了什么?短短的课文中“水”字出现了5次,默读,在你读懂的地方圈圈点点,或写上批注。

师:到底写了什么?你们读懂了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

*交流第1句

生:出示第1句,指读,交流

生:从这一句我读懂了,要学习水的德行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水有德行

生:前半句……   关键词:一切、哺育

师:从反面来思考,如果没有水的哺育,后果将会是……

生:不毛之地;没有了森林;一片荒凉……

师:由此看来,水的功劳可真大。没有水的哺育,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这些功劳,水说了吗?

生:没有

师:它默默无闻,奔流不息,你涌起了对水的什么感情?

生:敬佩;崇敬

师:你们已经理解了水的第一个特点——有德行,圈出这个词

*交流第2句

生:有情意

师:说具体点,落实到具体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理解

生:有情有意

师:多了一个字,也算你自己的话,谁来帮助?学习就是这样,合作能使学习产生新的意义

生:和固体比较,要它方的时候就方,要它圆的时候就圆,很有情意。

师:哪个词说明它没有形状?  生:或方或长 

师:或A或B,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生:或长或短;或弯或直;或圆或方;或大或小;或高或低

师:古人有一些诗句写得特别妙,补充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哪个词告诉你此刻的水是方的?

生:方塘

师:遇到方塘就变成方的。

师:补充杜甫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也有一个词告诉你水是长的

生:长江

师:这就是水的和顺。

师:补充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下)水流直的时候就飞流直下。

师:补充刘禹锡的诗:九曲黄河浪淘沙……   (曲)

师:水流直时就是直的,该弯的时候是弯的,该长的时候是长的,该方的时候是方的,这就是水的温柔,和顺温柔的水啊,这就是它的——有情意,圈出这个词。

*交流第3句

生:朗读句子

师:我发现你有两个词作了强调,穿;凿  你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水坚忍不拔的意志,很有志向

师:读好这个句子。引读: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师:看,水向雪山走来,(引读)穿山岩,凿石壁……

师:看,水向大海奔去,(引读)穿山岩,凿石壁……

师:看,水向远古走来,(引读)穿山岩,凿石壁……

师:看,水向未来奔去,(引读)穿山岩,凿石壁……

师:穿山凿壁的水啊,就是有志向。圈出这个词。

*交流第4句

师:要理解水的善施教代,必须要理解其中一个关键词

生:荡涤污垢

师:什么意思?

生:涤,洗;荡,在水里洗。

师:哪个词和干净相反?

生:污垢

师:同学们,洗过东西吗?   生:洗碗

师:结果呢?              生:洗干净了

师:这就叫荡涤污垢(这样说,更有文化)

生:洗衣服

生:洗蔬菜

师:同学们,原来龌龊的东西入水后变干净了,这就是水的善施教代,圈出这个词。

师:原来,孔子遇水必观,看到的水的特点是(引说)……

师:然而,真正读懂课文的孩子都知道,孔子不是在说水,他在说(引读……真君子)

师:在孔子看来,像水一样,(引说)有………………的人就是真君子。

师:引读,是的,君子一般的水,水一样的真君子,这就是孔子准备的课文,(音乐起)谁再来读课文。

生:指读。

生:(变成诗行)师生引读

师:其实,这篇课文也藏着一个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对应起来,完成练习第二题。

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想到它(         

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想到它(     )

看到水穿山凿壁,从无惧色,想到它(     )

看到水流经万物,荡涤污垢,想到它(     )

生:交流

师:不错,这既是水,又是君子。这就是孔子精心准备的课文,其实课文没有写完,有一个省略号。你们也像孔子一样,遇水必观,写一写,先看到,再想到,完成练习第3题。写1句合格,2句良好,3句优秀,4句卓越。

生:完成练习3

生:交流:有勇气;师相机板书

生:善于帮助万物,不争功夺利,无私奉献……师相机板书

生:淡泊宁静,总是默默处在最低的地方,很谦虚  师相机板书

生:包容万物,不分高贵低贱,水有宽广的胸怀  师相机板书

师:根据板书,你们也像孔子一样遇水必观,读出了水更多的特点,引读板书

师:其实,当我们发现水的特点时,也发现了真君子的特点

生:引说:像水一样有勇气的人是真君子,像水一样有……的人是真君子

 

师:弟子们听到了孔子论水,有无对弟子们产生影响呢?谁来读弟子的志向?

生:指读

师:你有无看到水的影子

生:子路的志向是……看到了水真君子的品质——有情意

生:颜回的志向是……看到了水的有德行,很谦虚

生:指读孔子的志向,看到了水的影子,君子的品格,善施教代,有志向,有情意,有德行,孔子就是一个真君子,就是水的品格

师:这堂课已经上完,如果要给这堂课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生:水的启示

师:你是根据这堂课的内容来取的

生:真君子——水

师:你关注到了最重要的目标,最主要的内容

 

五、总结升华

师:在你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生:循循善诱;教导有方;学富五车;

生:平易近人;积蔼可亲;

师:这样的老师大家都喜欢

生:满腹经纶;

生:聪明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遇水必观

师:用那么多美好的词形容心目中的孔子,其实,孔子就是一位好老师。我是多么希望能成为孔子的学生,如果能早生2500年的话。引读第2节,变成诗行形式

师:我又是多么希望能成为水一样的真君子,这君子一样的水,这水一般的君子,怎么不让人心向往之,引读“水一段”

师:我又是多么希望孔子的志向能够实现,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多么和谐的时代,这样的生活怎不让人心向往之,引读孔子的志向

师:我心中的孔子,正如司马迁说的:孔子的德行高山仰止,孔子的言行景行行止,孔子的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引读

师:孔子是一位老师,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民办老师,工作时没人给他发工资,退休后没人给他养老金,但他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老师,拥有弟子三千,贤人72。孔子不仅是那一个时代的老师,也是我们现代人的老师。再读司马迁的话。

师:这位老师的名字就叫——孔子。(引读)

 

每次听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都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心灵的震撼。而且,深切地感受到,他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所及的高度,可是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己。记得几年前听过他一人上的同题异构课《与象共舞》,分别从阅读本位和写作本位对课进行了演绎。这次有幸听到《孔子游春》一课,感觉他的功底真不是一般的深厚。课堂上,他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

课堂尾声,王老师感叹道:“我多么向往成为孔子一样的老师!”其实,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就是现代的孔子,用他精美的课堂演绎着老师这样一个平凡却充满诗意和幸福的职业,让所有人受到感染,从内心生发起这样的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