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绾 青 丝【女儿的随笔】

(2012-04-23 14:23:55)
标签:

校园

分类: 女儿的文字

清早起床走到母亲卧室里,她正端坐镜前。我上前问了早,忽的起了玩心,于是绾起母亲细碎的头发,盘起来一个髻。母亲的头发因染过色,因此既有红,又有黑,且夹杂着不易察觉的白。母亲嗔怪道:“玩我的头发干什么!上自习课该迟到了!”
  我抿起发夹,然后插到她的头上,“不碍事的,自习课8点到校呢。”手轻轻地抚过母亲的发丝,思绪却飘到很远很远。
  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早晨,屋子里泛着白光,有阳光从玻璃窗上折射进来。爸爸把早餐塞进我的书包里,母亲耐心地给我伺弄各种发型。一晃六七年,我的头发再也不用母亲打理,而母亲的头发可以经我轻轻绾起,盘得漂亮。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的举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发丝是上一辈留给孩子的血缘绵缠和亲情的思念。记得近代史上的军阀招兵买马,先规定士兵一律要求剪掉辫子,然后看士兵们的反应。那些哭哭啼啼叫嚷着不情不愿而最终还是剪掉了辫子的士兵,最后反而被淘汰掉。因为,沉默而“坚守辫子”的士兵重亲情、重民族义气,在战场上方能拼搏杀敌。
  女子绾发更有着特殊的含义。记得张爱玲曾在她的小说里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愿等一个真心的男人,为我绾起满头的思念和温柔。”绾青丝是情人之间的爱意绵绵,更象征了“愿为连理枝”的结发之情,恒久,永不变。有这样一个传说:女子和男子的发丝一旦绾在一起,他们的心就永远不会改变了,他们也不会再分离。
  也许这样的说法都不会再延续于世了。更多的“西化”、“日韩风”充盈了市场,这些中国式的青丝元素逐渐消亡。女孩不再是清汤挂面,也不再相信天荒地老,也很少回家看望老爸老母,那些轻微的情愫一一淹没在灯红酒绿里。不再有人怀念起土得掉渣的方言,也不会有谁再说中国的江湖义气。多想能回到历史的前沿,为大唐的梦绾起青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