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的儿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有许多同龄孩子的毛病,但他最大的优点是懂事。我带孩子十几年来也是有苦有乐,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终身有益。
我从儿子不到两岁开始,每天陪他看一页色彩鲜艳、针对性强的书:母子一起看“婴儿画报”时,配合画面,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从最简单的一句话到他喜欢的童话故事,慢慢地,我不在的时候他就会捧着曾经看过的书自己念。儿子五岁左右,基本可以自己看报了。我就经常把新闻、奇闻、知识方面的报纸剪下来或复印下来拿给他看,以增强他阅读的兴趣。
很快,我就把自己解放了:儿子看书自觉得过分,反而是我经常要让他休息眼睛。《哈利波特》刚一出版,我就给他推荐,他只瞄了一眼就再也不回头,我还是自作主张买了回来,寒假我开始读给他听,几天以后,当我没有时间给他念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往下看了。同样,《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也是我刚读了几页就不管了,反过来要他讲给我听。
我经常抽出不多的时间读书给儿子听,内容五花八门。一方面让刚作完作业的眼睛得到休息,另一方面让他边听边想象、感受朗诵的艺术,增强注意力的集中。同时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亲子行为。
二.家长把关,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
如何选择给孩子买合适自己的课外书,也需要家长把关。
优秀的教学参考书和趣味数学书都是我帮他挑选的,孩子的判断力、控制力还不够,需要家长参谋。
我常去广州、深圳出差。每到一地,都要抽时间光顾一下书城,买来一堆沉重的书籍。每次人还没到家,儿子已经在翘首以待着他的礼物了。
我选购的图书有工具类的各种字典、词典,专程从北京背回一本《历史词典》,几年前在清华园看到一套历史挂图挺好,买回来,儿子百看不厌。上了中学,我又添置了一批数学手册等;知识类的有各种类型的大百科全书;军事方面的书也有几套;一套《漫画遗传学入门》、《漫画物理学入门》等;《趣味数学丛书》等有关数学的几套趣味图书儿子都看过;还有一些名著、文学剧本、小说等。儿子书架上的书基本他都看过,有的看了又看。
三.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引导孩子兴趣广泛、知识渊博。
孩子小,单凭他自己摸索寻找兴趣点是不太可能的。家长的责任是引导,把开启知识世界的钥匙交给他。
我带儿子去过很多地方,单深圳明思克航空母舰、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就去了好几次。在陕西的博物馆里,儿子发现了一幅奇怪的地图,从此开始了对历史地理的研究,我只好在他小学时期就买回一大堆的中学图册供他研究。
一副一元钱的军棋,引发了他对军事的兴趣,现在我家除了几幅军棋外,还有一战、二战、三大战役等全套影碟,军事的书籍有好几套,图文并茂,为此还刊登在了珠江晚报的小能人专栏上。
在观看“正大综艺”时,有一道题问一个城堡是哈姆雷特城堡还是基督山城堡,儿子不知道,我就买来影碟给他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许多世界名著都是通过看碟了解的。
学了课文《张家界》,正好我单位组织旅游,我就带儿子去了一趟张家界;学了课文《地道战》,我就给他买来影碟观看。
看了《趣味化学》,儿子对元素开始感兴趣,我带他去书店,在墙上发现一张又破又旧的卡通元素周期表,软磨硬泡买了回来贴到门上,儿子整天琢磨。
四.拓展孩子的文化视野,感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提高孩子的思想品位和精神格调。
我有可能就带孩子观看舞台剧,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如人偶剧、相声剧;租看或购买碟片,对外国民歌、国粹京剧、小品相声、国际大片等都介绍给孩子一同观看,了解各国国情和风俗习惯;特别对一些高品质的影片,还特地带孩子到影剧院欣赏原汁原味的魅力。
通过看电视连续剧、电影和文学剧本,了解名著:如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红楼梦(诗词)、基督山伯爵、哈姆莱特、后天、哈利波特等。我家的《读者》从81年创刊起,一直保存到现在,也是留给儿子的一笔财富。
五.引导孩子增加业余爱好,丰富文化生活,学会休闲娱乐。
古代讲究棋琴书画,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人,体育文艺方面的特长,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给你带来掌声,都会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你的身上。或者有一枝生花的妙笔、有一张生动的口才、或有一幅嘹亮的歌喉,在遇到合适的展现舞台时,都会使你大放异彩;平常时间,下棋、打球,又是与人沟通、增进亲和力的绝好方式,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我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文艺体育锻炼和培训:乒乓球、羽毛球、吉他、爵士鼓、武术、骑车、游泳、滑冰、集邮、表演。对各种棋类如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甚至专门教会孩子打麻将,买来桥牌书儿子自己学会了打桥牌。
帮助鼓励儿子举办过两次个人影展,分几个专题展出,并附有简要说明。不但增强了孩子的组织能力和编辑水平,还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我把他从幼儿园的童言稚语到小学毕业的所有文章,做成两本书,留做永久的纪念。经常帮助鼓励儿子投稿,当然所得的稿费归他所有。
我儿子参加过一年的语言表演培训,参加过儿童剧的演出,代表珠海市到省会为五套班子演出、为珠海市民演出。参加过中国小记者培训,进行过许多实地采访。集体活动频繁,还为驻地官兵演出、与海岛小朋友联欢。业余时间过得很充实。
在各种活动中,孩子结交了许多优秀的同龄朋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与人交往更加宽容,性格也更随和,博得大家的赞扬。今年暑假,珠海电视台录制电视谈话节目《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从细节开始》,由于儿子表现突出,报纸和电视都刊登和播出了他的发言。
今年上了初中,回家来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这个群体。孩子的精神状态对他的学习影响很大,他能在集体中快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安慰。
六.一个人学会思考才能成长。
学生不是在学校应付考试,离开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随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随着形势的要求于时俱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作为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关键是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通过读书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孩子青少年时期,不仅要长身体、学知识,更是一个世界观逐渐形成、人格逐步健全的过程。而最终结果的形成,要靠两个字:“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偶像学习、向同学学习、向师长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现在的社会信息爆炸,让人目不暇接。如何让孩子在浩瀚的资讯中汲取最有价值的营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德,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人,就需要家长及时引导。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家长要不断以高尚的思想情操引导孩子。我一般选择《读者》、《青年文摘》、《视野》、《散文》等一些格调高雅、艺术性强、思想境界高的文章,推荐给孩子,并与他一起就文章的内容进行讨论,吸引孩子去思考。在有可能的条件下,也可就电视上的一些论坛、观点进行讨论,包括时事、政治、军事、宗教、法律等,让孩子认识到真实的社会,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商业手段和社会现象,如《大染坊》、《大宅门》等。网络上经常有一些独到、新颖的论点,我也与他一起展开讨论,鼓励孩子了解真实的社会,例如对国家的定义,当儿子从词典上确认到国家的定义居然是那么出乎意料时,我再与他一起讨论政治、政权。一些公众场合需要演讲时,只要有可能,我就要求他尽量口头表达,哪怕讲不好,也比拿着一篇完美的讲稿念好,因为在他的脑海里,经过了思考、组织、表达的过程。要把自己的主张清清楚楚表达出来,别人能听懂、接受,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还一起模仿舒克和贝塔进行辩论、阅读一些辩论文集、观看电视辩论现场会,提高孩子口头表达的能力。
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也在成长。我通过培养孩子的过程,自身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知识、包括思想。我一直认为父母在言传身教方面,不仅仅在于懂文明、讲礼貌、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给孩子灌输一种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使孩子能够积极地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挫折,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对孩子的学习不要辅导,但要监督引导。
从小学开始,我只是帮儿子查查字典、辞海,为了让他快一点。其他课程从来不辅导,不会就让他自己找老师。学习中的错误一定要纠正,每学一课都要踏踏实实的完成,该背的要背会,该默写的一定要默会。帮助他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观念和行为。我每周一次要他自己检查一周来的错误是否已经纠正;计划看的课外书是否按时进行;自己的书桌、抽屉,在他小时候是我们一起收拾的,现在都是他自己定时整理。
明确让孩子知道: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能一辈子陪着孩子,更不能象有些家长那样,家中不开电视、不看字典以外的书、手中永远装模作样拿着一本书。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伪装十几年,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根本没有必要。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家长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精神风貌和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一定要健康向上,家长要带头有追求、有爱好、积极学习、遇到问题去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要笑脸面对不回避,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人生观方面做出好的表率。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家长要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步伐,这样才能让孩子尊重父母,愿意与你交朋友,也更利于教育引导孩子。
家中大事应该让孩子知道、并且参与,提高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家庭责任感,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培养他的责任意识。我们希望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而实际上,人生不免要遭遇坎坷和挫折,一个家庭也是这样,不论是父母、孩子、亲戚朋友遇到了困难,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勇敢面对。用责任感担负起自己可以也应该承担的义务,这样的孩子才能在心智上真正长大。
智慧的头脑、独特的思维,与众不同的你,就像是在一盘沙砾中发出耀眼光辉的金子。这光辉靠的是自身的修养和人格的魅力,是考试考不出来的。
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高考“状元”,但人人都可以在自己能达到的领域里成为佼佼者。
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孩子在文化课的学习中互相借鉴,相辅相成,形成良好循环。在正直、善良、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