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张白纸。作家是手拿画笔的人。我们去画什么?才能让孩子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值?
-----
作者前记
按佛教的教义,人生便是承受苦难而来,而佛也说,这个苦是可解脱的,解脱的过程便是修行。修行,是一条通往人类内心最深远处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我们就可找到一种智慧。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拣择行门。
文学创作,其实也是一种修行。用文字修自己的肉身借思想保持万年不腐。
当然,我是信因果的,虽说不见得一定认可好人有好报,现实也是如此。但总归修德养性为大道,故意不修德之人极少。那些作恶的,也只是私欲难耐,把持不住自己的贪婪。
文学的戒律也是有的,我以为便是人性的本真,缺少真实的人性,文学不称之为文学。而有些自认为人性代表的作家,有时候的人性却是反其道而行的,丧失了自己的人格独立。既然追求真实自由,依附到西方羽翼之下,就万事大吉吗?纯粹的自由是世间没有的。如此,便成了笑话。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不存在第二个,也就没有谁方谁圆的写作。
任何事业,包括文学写作,也需要信心的坚固。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事无成。起码,文字好坏不说,码字的敲打便是一种需要耐心的劳作。没有信心,自己怎能如此费力费心?爱好是支持自己的首要关键,而信心来自责任。
选择,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文学写作也是如此。有为政治的,有为自己心舒的。各种选择,不一而同。文学需要百花齐放,一花开放不是春,花满小院春来临。不过,毒花就不在此列。
修行之人,修的什么?不是一种智慧吗?不是一种大道吗?而心纯正朴实,才是世间正道。虽沧桑,却是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文学,让我知道了内心的博大浩瀚。它其实就是一种虚拟的宇宙,而人性的光芒,能温暖整个世界。
2011.6.1 儿童节留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