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猫如子人凄凉----读东紫小说《白猫》

(2010-12-30 09:30:17)
标签:

白猫

大迁徙

小说

动物

不同

杂谈

分类: @读字凭栏@

          白猫如子人凄凉

 

                 ----读东紫小说《白猫》

 

                 宋凭栏

 

关于动物小说,读过了不少,像《大迁徙》等。不过那是纯粹的动物小说,和这只白猫不同。这只白猫,不是主人公,胜似主人公。

说实话,开始阅读时,以为这个小说很一般。起场文字并不怎吸引人,差点就辍读了。不过,看了一会,就被吸引住了。而且,我一直以为作者是个男人,没想到看到最后,一看作者简介,不仅惊奇,也隐约印证了我的疑惑。一个男人,如此的多愁善感,有点不符合。但不管作者男女,这篇小说给我的震撼力是空前的。我将此小说介绍给妻子阅读。说,看完了。我还感到了人生的凄凉。

一个离婚男人,为了见到自己的孩子,或者见到孩子后的那种柔软作派,完全没有了正常家庭的尊严与权威。真写的绝了。孩子与自己无话,幸好有一只白猫,在尴尬中,及时出现,并且因为儿子的喜爱,被本心厌恶猫的父亲弄了回来,伺候的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即便孩子走后,他也不敢忘记孩子的嘱咐,甚至就把那只白猫当成了儿子的化身,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心态,在人与猫之间发生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事。但无论怎样,主人公内心被离弃的凄凉感总是如梦靥,挥之不去。也只能依靠对猫的感情投入,来弥补内心的落寞以及对正常亲情的召唤。当今,正常的家庭孩子工作后,也不能经常陪伴父母左右,离婚的家庭更凄惨,尤其对这个没有再婚的男人。人不如猫。这是何其讽刺的暗语。

孩子是无辜的,也是很敏感的,尤其离婚家庭中的孩子,早熟的叫人恐惧。文章在最后的描述中,写下了孩子自己没有明示的心思,其实孩子早就知道了父亲的心,但却没有表露。我们知道,离婚家庭的孩子,很多都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或者心灵也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这种伤害是无形的,一般我们很容易忽视,直到孩子出现了变化,甚至走向犯罪,人们才知道。婚姻和睦是孩子的天堂,而离婚就是孩子的地狱。我的认知下,离婚家庭中,离婚双方很少有良性的互动。那种好离好散是极少的,不是弄的仇深似海,就是双方形同陌路。婚后还是朋友的最好状态,几乎是世界奇迹。在双方离婚的战斗中,孩子作为最一线的观察员,目睹了父母从吵架、冷战到离婚的全过程,这种世界末日似的恐惧,就像一颗爆炸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使孩子的身心遭受到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比起身体流血更加可怕。肌体的创伤,过一段日子就会愈合,而心灵的创伤,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生都不会愈合。在此,我只能奉劝那些结婚或者即将结婚组成家庭的人们,珍惜这一生的情感与幸福吧。你们的战争,殃及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们无辜的孩子,还有包括你们家族的很多人。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两败俱伤,甚至是全败都伤。人生的幸福,其实不会随着再组家庭就会得到一种解脱。因为,再组家庭,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还要像往常一样过,鸡毛蒜皮,油盐酱醋,开门烦心事,细数多得说不清。再次选择下的情不自禁的对比,是再组家庭滋生罅隙的可能性,相比原配家庭大大增加。再次离婚的概率相应也大幅提高。这种风险,是一般第一次离婚的人,事前不会预料的。

如今,随着单身家庭的增多以及二老家庭的增加,豢养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人这个高级动物,其实是最怕寂寞的。寂寞就像慢性自杀一般,心灵极度痛苦而备受折磨。一般意志的人很少能抵抗住寂寞的进攻。这就是宠物盛行的社会基础。但,动物再聪明,也不能完全代替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些呼唤小猫小狗为孩子的人,其实何曾想这样,做它们的爸爸、妈妈?还不是紧张的社会节奏,子女不能随时伺候身边,只能化作一种本质就是变态的方式来排解与舒缓心中的情感嘛。这是现代社会亲情丧失的最好证明。古代的那种“父母在,不远游”,彻底的失去了现实的传承基础。随之而来的就是弥漫一生的对亲情的渴望以及不能达到目的寻找的一种情感寄托。白猫,就是寄托了这种情景的一种幻象。猫是温顺的动物,与人亲昵无间。我老家的两只猫,经常的晚上钻入人们的被窝,呼噜声好像就是一个人发出的。而其他的动物,应该说极少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将猫化人,应该说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我想,这也许是作者选择猫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理由吧。

但,作者的本意,始终围绕着人与人的情感,猫不过是其中一个人的幻象。这种写法,使主人公不至于在儿子来家后,以及离开后,无话可说,无事可做,这样的处理手法,应该说是高明的,也是合理的。每个作家,能写出震撼人心与拷问人性的小说作品,都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独辟蹊径,而绝不拾人牙慧。小说最忌讳的是似曾相识,缺少了新奇感。这也暗示着,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而婚姻的失败,很多的就是这种人性为始作俑者。喜新不厌旧,在婚姻上是理想的追求,但很难做到。一个人,如果生活过于变化丰富,也不见得是件好事,不说“一阔脸就变”,就是“人有钱就变坏,变坏就有钱”的说法,无不验证着,这个社会上婚姻的脆弱性。我们还是期盼生活的平淡吧,不要指望自己一夜暴富,或者一夜成名。上帝是公平的,你在得到一种幸运的同时,也一定会失去另外一种幸运。这不是宿命论,而是一种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