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随想—说给大学毕业生的一席话
(2010-09-23 17:41:32)
标签:
教育安徽这山望着那山高煤炭企业细节决定成败杂谈 |
分类: @凭栏杂谈@ |
9月22日,传统的中秋佳节到了。提前几天,班上的领导就告诉大家,拿了2瓶酒,意思就是大家团聚一下。中国人的团聚,内容不外乎吃喝。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聚会沟通。中午喝酒不多,啤酒一瓶足矣。下午去了会议室,今年的实习大学生,公司组织开了一场茶话会,气氛不错。我觉得有必要写几句话,算是我作为一个非大学生的感受和心得,是否有用就是读这篇文章的大学生的自己抉断了。
老的毕业生谈当年的实习体会,新来的实习生汇报实习感受和下一步的打算。言语虽夸张些,倒也朴实。说实在的,我坐在一边,听着他们的发言,也很受启发。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大学生工作不好找,能找到一个大型的国企更难。虽说煤炭企业环境不如其他企业,衣食无忧却是不须考虑的。据说第一个月4000多元的收入。前些天坐车回家遇到其中的一个,会上就看到了。还有一个以前就在矿上的,也很熟悉。会议结束后,我把苹果给了他。
这些孩子,姑且称为孩子吧,毕竟我的女儿都17岁了。他们也就20多岁。都很不容易。有的来自很远的安徽等地。南方的人到北方,不仅要克服的是人际关系的先天不足,首先还要与老天爷斗,水土、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差异就很考验他们的耐心。他们需要过的关隘还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就像组织部门的领导,我以前的同学希望的那样:
第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以前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沦落到这步境地。心态自然是不平衡的,但是,煤炭企业虽然环境差些,毕竟衣食不忧,比起那些还在苦苦寻找工作的同学们,你还是幸运的。因此,摆正心态,好好工作是首要的。
第二是关注细节。
有本书上说,细节决定成败,此言不谬也。每一个的成功,其实就是一步步的走出来的,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半途而废是必然的。需要的就是踏下心来,用一种责任心,一点一点的做好本职工作,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
第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大学里学的知识,8成在企业无用武之地。需要的是在企业实践工作中,慢慢的学习积累。但如何学习,这就和校园里面的学习不一样了。里面的老师讲是一种义务,一种必须尽的责任,而在企业,老师就是那些现场工作的师傅们,他们的传授就是一种非义务的,你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言语交流匮乏,如何能学习?我了解的,一些大学生自以为高高在上,和师傅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这对自己的前途是很有害的。谁能和师傅们尽早的融为一体,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到的知识就很快。
第四是融入企业文化的问题。
每一个大型企业,尤其历史悠久的企业,那种无时不在的文化魅力,是其他企业没有的,这就需要你们好好的揣摩,如何的融入。这不是无用功,一个企业的文化如何,直接关系着你怎样用自己最好的姿态,来展现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如何的开展工作。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你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这些1234都不是我想到的,在听领导总结时记下的。议论的内容是我夹写的一些想法,非是领导的原汁原味。但愿有缘分读到这篇文章的大学生们,你们能从中悟道,不管已经找到工作还是没有找到,记住这些,我想不会白费你的时间和精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