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难与文学(我心中的文学之一)

(2010-06-15 22:54:38)
标签:

哲理

苦难

作家

铅字

石头记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6/middle/60009a0e4876109ecbb15&690&690

     苦难与文学

   文/宋凭栏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台戏。只不过,不同的是,有的平淡,有的曲折。

戏,讲究主人公的遭遇,必跌宕起伏,百折千回,方显有韵味。记得看电视,一些心性善良的女人,为了一段戏,一段事,哭的泪水湿了罗帕。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等长大,知道了世间的情。有时,自己一个大男子,看到一篇文章,也和这些女人一样。

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苦难。他的苦难,为别人带来了同情的理由。

我以为,一个人的苦难,对单独的一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一个喜欢写作、用笔记录人生的作家来说,他又是幸运的。苦难,使他的人生、情感相比他人更加丰富。也使他写的文章或戏曲,能够得以流传后世。曹雪芹就是典型。没有家道中落的经历,以曹的诗词歌赋的造诣,本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但,如今,谁还能记住他的几首词捏。千万人,记着的只有一本《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

苦难,磨练了一个人的意志。这也叫写作,本就须耐得住寂寞的职业,寻找到了最佳的从事人选。当我和一些小说名家交谈时,知道了这些作家不喝酒、不应酬,下班就把自己关在书斋中,潜心研究文学,写作,这就是一个人的兴趣。如果作家每天忙于应酬,开会,我就知道了,这个作家的写作生涯基本结束了。因为,正值创作高峰期的作家,是没有理由,耽误自己宝贵的写作时间的。那些人物,那些素材,都无时不刻的在招呼着他,期盼着他,把这些留存在草稿纸上的点点滴滴,变成杂志上的铅字。让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都知晓这件事,鞠一捧同情的泪。

并不是说,人的苦难多,就一定成为作家,但一定是感情比较丰富的人。因为,酸甜苦辣这些滋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品尝。我们一般的人,都是喜欢平淡的生活。没有谁喜欢自己的人生大起大落,这样的人生是很痛苦的,也是很凄惨的。代价太高,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我很羡慕一些作家的天赋。没有曲折的人生,却把小说写的回肠荡气,细腻委婉,博得众多读者的感动。这是水平。小说,最是能表现人性复杂的体裁,也是提炼人生情怀、张扬内心理想的最佳方式。诗歌、散文不能虚构,表达的直白。不如小说曲折婉转,一些理想是不想、有时也是不能明白的表露出来的。有的是无法明说,有的则是不知道怎么说,通过小说人物事件的描写,无意中进行了表达。评论家的作用,就是让作家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能深刻的挖掘出来,给一篇小说以完整的定性。而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做捧人的道具。

如今,好的评论家不多了。每个作家,是否能听得进去逆耳的评论,我以为这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具备成为大家的基本素质。那种闻好则喜,问差则怒的作家,是不会具备成为大家的基本素质的。

苦难的经历,会使一个作家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就是为何,越是底层社会的人,越具有道德的依据。因为,同情心是一个人的天性。可悲的是,一些人,成了所谓的社会精英之后,把最基本的道德因子也丢掉了。

我很欣慰的是,在我认识和看到的作家里面,具备人文情怀的人,相比社会其他行业的人,比例要高的多。这也是我面对一个作家时,对他的文章,是否有兴趣读的一个基本判断。

如果文和人差距很大,这样的文章不读也罢。也免得看完文章,想到这个人说谎都能写到杂志上,还不知生活中,该是何等的表现呢?

我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遇到的文人。总是这样的人,我还怎能,树立起向文学圣地进军的信心和勇气?

幸好,在我接触的作家里,我分明感到了一种人性的善良,人性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