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特点剖析

(2009-06-05 10:48:02)
标签:

教育

高中数学

北师大

教材

分类: 教育学习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特点剖析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由此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就是依照该《标准》编写的一套适合于教学的、特色鲜明的教材。这套教材由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严士健、副组长王尚志担任主编,高度重视数学的基础性、思想性、应用性,强调数学与认知相结合,并在充分发挥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和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方面都有显著的特点。
一、落实数学课程的基础性,突出数学的  思想性和应用性
  1.基础性
  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适应现代工作生活和未来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必要条件,从而也是高中数学课程基础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北师大(版)教材特别强调学生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事物本身一样也是事物的必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有其产生、发展过程,学生应该不仅仅知道数学知识本身,而且应该对其产生、发展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也应努力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而,教材在强调呈现知识点的产生背景和产生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数学与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必修1》在讲解“指数概念的扩充”时,通过“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和“实数指数幂”这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认识指数概念的发展过程。另外,诸如数学表达、数学模型的识别和建立、算法的基本结构和语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学问题等,将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要技能,这些技能也在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思想性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蕴涵着一些普遍适用的数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数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反映了数学的本质,而且也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只有掌握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得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得以落实。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就特别突出了函数思想、运算思想、数形结合、算法思想、统计思想这几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并且以它们为主线贯穿了整个教材的始终。例如,《必修1》中讲到了“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问题,让学生首次对算法思想有一个粗略的认识。随后在《必修3》中,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算法思想,并以学生熟悉的“二分法”为例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算法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在其他教材中,也常用到算法的流程图,使得算法思想得以充分的体现。
  3.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北师大(版)高中教材通过大量的、取材广泛的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以及它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材中提到的“怎样烧开水最省燃气?”“打包问题”“猜价格的游戏”“钱塘江潮”“拉面师傅的绝活”等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价值所在,并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思想,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简单问题。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多层次的 学习活动
  教与学的关键在于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和认知特点,表现出学习方式与学习水平的巨大差异。为了让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学生都能找到数学学习的切入点,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北师大(版)高中教材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进行研究和发现提供了丰富土壤。教材在新知识引入部分,通过问题提出或实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例如,《必修1》在讲解函数时,引入汽车的速度、耗油量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既阐明了函数关系知识点的背景,又为学生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教材在引入新知识后,设置了“实践活动”和“思考交流”栏目,使得学生通过这种活动进一步进行思考,以巩固知识和技能,避免了单纯的模仿练习和机械记忆。
  另外,教材通过“课题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形成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教材中精心设计的多种层次的研究活动,使得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发展相互合作的能力、数学交流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传播数学文化,发挥数学的         人文教育价值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习数学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还应当认识数学在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置了一些数学文化的专题阅读材料,通过这些阅读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发挥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包括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软件、网络等,它们对数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减少繁琐的计算,突出数学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应该合理地使用它。所以,教材中加入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栏目,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教材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尽可能地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对于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要让学生有所了解。
  以上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简略地介绍,还有很多细节处理的特色,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教材的思想、意图要想落实到实践中,真正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创作性地使用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