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杂谈教育 |
近日,一篇“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热议。文中称,一位很喜欢打球的同学总是穿着开裂发黄的破鞋,母亲省吃俭用攒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双耐克鞋送给他。自此以后,他每次打球回来会马上把鞋子脱下来,用鞋刷刷一遍放好,那是他最珍贵的东西。
然而,就因为这双耐克鞋,这位同学的贫困生助学金被取消。原因是他既然都能买得起耐克球鞋,还算什么贫困生?那个同学一个人在宿舍里哭了很久,那双篮球鞋他再也没有穿过,也不会再去篮球场上打球了。
有人认为,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该有的样子,穿着耐克鞋拿着贫困助学金,这让其他人怎么想。也有人认为,因为贫穷而谦卑,甚至成了自卑,贫困的人更渴望在物质上也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买一双耐克鞋,对很多人来说,是极其平常的一件事。但对于在大学里享受贫困资助的同学而言,除了那份内心深处的无奈感,还要去面对强大的舆论考验。
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位同学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贫困,家庭背景又会是什么情况。换句话说,这位同学“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到底有没有问题?在原始的文章中,写作者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交代,因此在“是”与“非”的问题上,不便作论。不过,在不明真相面前,也难免会让人多疑。
中国人的习惯,总是有些爱慕虚荣。按理说,没有人会愿意贴上“贫困”的标签,即使是那些真正的贫困者,也会极不情愿,他们渴望富裕光鲜的生活,无时不在为“贫困”的尊严而努力摘掉被社会“施舍”的帽子。
然而,令人不愿看到的是,在这样的世态下,偏偏却有人愿意甚至喜欢贴上“贫困”的标签,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贫困者,而是怀着一份无耻的“贫困”心态——有拿钱的机会,谁不去争取是傻瓜。
事实上,在“贫困生”的资格认定问题上,有很多地方都曝出了问题。一些不算贫困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拿到贫困助学金。这给那些真正困难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不公。
在早前,湖北省襄樊市,一名为杨敏(化名)的受助女大学生的父亲竟是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为此,襄樊市总工会成立了调查组,对该事件中女大学生受助资格及相关部门的资格认定过程展开调查,其结果是基层工会申请表造假。〔据2007年8月26日《长江商报》〕
贫困生申报造假的现象,不光发生在高校,甚至在中等职业教育培训贫困生时,其信息也存在造假。如河南省在审计时发现,2010年至2014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蓝领班”培训贫困学生7.44万人,有近半数属于编造虚假身份和培训信息,套取扶贫资金近亿元。〔据2015年12月8日澎湃新闻〕
类似于上述案例的造假乱象无需一一列举。不难发现,“贫困生”这个词已经足够触动每个人的神经。其根源在于,一个论关系、论背景的年代,对“贫困生”的资格认定,还没有找到一个公平客观的切入点,人为操控的空间很大,扶持的资金失去了有效利用。要彻底改善这样的局面,考验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智慧。
一个拿着贫困助学金的同学穿上了耐克鞋,其背后的真相暂时还不知晓,各方质疑的声音并不能填补对“贫困生”资格认定存在的短板。不过,这并不妨碍对人性的思考。世风日下,每个人都充满着精神和物质的争斗,对财富的向往,总是有几分羡慕嫉妒。
当看到贫困生穿上了耐克鞋,还没弄清状况,就毫不犹豫地大吐唾沫,这种粗狂的心态,足以让人反思。贫困生就不能穿耐克鞋吗?
一双品牌鞋,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里,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况且这还是一位母亲多年攒钱给孩子的礼物;但在网民的眼里,为什么却充斥着满满的鄙视?
这种鄙视,或许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对自身利益分配的一种公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