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敏感度看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格局
标签:
efc时尚电堂eweb课程服装电子商务亨谦电商网络销售电子商务it |
分类: 电商思想 |
随着网购的发展,消费者还是喜欢物美价廉的或者是价格稍微高点但商品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在这其中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下图为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分布说明:
从图可以看出,比价搜索在中国的生存空间有多小。真正在意价格的人,不会在独立B2C网站购物而会倾向去C2C平台,只要使用淘宝站内搜索就够了。凌驾在B2C购物网站上的比价搜索引擎只能捞到很小一群用户,因为偏好在独立B2C购物的人,其实对价格不那么敏感。
1.品牌B2C更能彰显信任的价值
买卖双方不够互信的情况下,虽然造成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高昂成本,以及网购消费者的体验流程不顺畅,但仍然没能阻止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电子商务在中国最终也能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只是这个摸索时间会比预期的的长很多罢了。
此外,由淘宝独领风骚许多年的C2C交易模式,虽然仍然在去年的双11大促(每年11月11号的年度大促销)达成了30多亿天价交易量,但在近几年独立
B2C电商网站的教育下,已经培养出了一批觉得价格略微贵一点没关系,但是在乎商品本身的消费者。
特别是沿海一线城市的网购消费者,已经相当程度培养出了买数码上京东,买书上当当,之类的这种品牌指名度。这是大城市消费者的特性,时间宝贵,不想花太多在网上淘商品。也因此像淘宝
C2C这种网购模式在一线城市渐渐的不讨好。
而淘宝
C2C上面的消费者,是一群非常刁钻的消费者,非常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找出价格最低质量可接受的商品,并乐此不疲。高度的价格敏感,高度的身经百战以致于能够辨认出卖家所售是否为假货(笔者曾跟几个淘宝资深买家聊天,对于他们辨识假货的能力瞠目结舌)
2.以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看市场格局
如果我们以价格敏感度来区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大概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景:相对不敏感的消费者,就是那些像收入不高的消费者,盘据在独立
B2C网站上。在这些网站上买不到的,才会想到去淘宝看看。这群人觉得,略为多花一点钱买得安心省麻烦的是值得的。
而淘宝集市的消费者是闲暇时间最多最要低价的消费者,他们总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这群人不认同天猫的略微高端的
B2C平台定位,认为天猫上的东西质量或品牌与淘宝集市上的商品无甚差别但价格却较贵。或许天猫上的商品真没假货,但他们宁可在淘宝集市里翻找。
对价格敏感的群众人数毕竟是比较多的,因此才会说淘宝仍还可以独领风骚好多年。然而,价格并不纯然是网购消费者的唯一决定因素。比方说,比价搜索引擎在中国已经存在好多年,这几年B2C电子商务市场遍地开花,却也没看到哪个比价搜索网站成功聚集大量人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