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讨薪模仿外交部发言人口气令人心酸
(2012-10-10 07:03:40)
标签:
女民工讨薪新闻发布会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民工讨薪模仿外交部发言人口气令人心酸
吴若愚
近日,一段《女民工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讨薪》的视频在网上蹿红,视频中,一位女民工站在写有“民工工资讨薪新闻发布会”的背景墙前,模仿外交部发言人的口气讲述己方被用工单位天津某殡葬管理所拖欠1400多万元的经过。视频中还有人扮演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上演一问一答的互动。视频从背景到对话都极具正式新闻发布会的效果。女民工被网友评价为可以直接送外交部新闻司上岗。特别是发言人用上“强烈不满”、“是xxx内政,我们无权干涉”等外交辞令,给人以外交部新闻女发言人的感觉。
看完视屏,笔者的感觉是既好笑又心酸。好笑的是这位扮演新闻发言人的女民工真的很有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的范儿,说话口气不紧不慢,阐述事件经过也相当清晰,使人能够清楚了解到整个事件的经过,真的很佩服这样别出心裁的讨薪方式;心酸的是,使人觉得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在讨薪路上是何等的艰辛、无助和无奈,大概是所有办法都想尽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想到了采取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上传网络视频引起社会关注。
从这位自称为“苗翠花”的新闻发言人的讲述中,我们得知,目前,天津某殡葬管理所还欠他们1380万元。本来在2009年天津二中院已经判决生效要求殡葬管理所支付施工方全部拖欠款项,但这个殡葬管理所的上级管理部门天津某区民政局以各种理由不予支付拖欠款项。在这段视频中,新闻发言人还讲述了,当地民政局领导无视法院判决和蛮不讲理的做法。苗翠花说:“我们主张和平合理合法地索要款项,以和为贵。以稳定为大局,从不非法上访。殡葬管理所上级管理部门汉沽民政局,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民政局领导叫嚣民告官的案子输了有损政府形象,所以不能支付判决的款项。民政局领导李朋同说:我就代表政府,我说不给就不给,你能怎样?”
什么是政府形象,难道民不可以告官吗?假如司法是公正的,不管是官还是民都可以通过法律一决高下,谁输谁赢都很正常。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切实履行法院的判决结果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即使是官方也不例外。假如官方认为民告官官方输了就是有损政府形象,那是不是官方为了形象就可以为所欲为,随便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民众利益呢?假如是这样,我们的社会便谈不上是法治社会。要想真正维护当地政府的形象,官方必须尊重法律的判决,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将应该支付的款项支付给农民工,否则,所谓的形象会输得更惨。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一些领土争端问题,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多以强烈不满,严正交涉等外交辞令向世界宣布中国的主张。对于这样的口水战,民间一度认为略显软弱。但这毕竟是国家大事,有着很多专家教授的智囊团会权衡利弊,设法解决好争端问题。而对于农民工,要与拖欠工资的官方打交道,这问题还真有些困难。钓鱼岛之争的底线是如果日本出动自卫队占领,我们就可以与之战争,而是农民工在讨不回工资的情况下不能采取危害社会秩序的暴力行为,所以,农民工讨薪的底线就是只有通过法律和求助社会关注。笔者真的要赞美“讨薪发布会”的策划者,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值得每一个受到伤害的人们的效仿。这样的方式既和平又合法,而且效果甚佳,特别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一关注自然就促进问题的解决。不过,但愿损害弱势群体的事件少发生,甚至不发生,人们不愿看到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弱势群体总是与官方对簿公堂,那才是真正的有损政府形象。
下面是“讨薪发布会”记者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对话,的确极具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标准,笔者断言,这段视频上传后,问题肯定会得到尽快解决,因为他的社会影响太广泛了。
记者:“你好,我是讨薪社的记者。如果信访部门继续把材料转给汉沽民政局,你们将如何处置?”
女民工:“在这里,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那350万元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将密切关注。”
记者:“如果汉沽殡葬管理所拒不支付款项,你们该如何打算?”
女民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无论汉沽殡葬管理所以何种理由拒付款项,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都不能改变应该支付我们350万元的事实。”
记者:“据说,汉沽殡葬所是家族式管理,有贪污腐败现象,请问你如何评论,谢谢。”
女民工:“那是殡葬管理所的内政,我们无权干预,谢谢。”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21009/001085.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