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名高管为何被虚构名校诈骗上千万

(2011-06-06 09:55:55)
标签:

百名高管

受骗

虚构名校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百名高管为何被虚构名校诈骗上千万?

□吴若愚

各位看官,不知你们听说过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没有,反正笔者是头一次听说。当然像我这样对教育没有研究的人,连中国有些什么大学都不知道,哪里晓得美国有什么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哦!幸亏我这个人没有那么多虚荣心,不想弄什么管理类的文凭,谁管他什么“哥伦比亚”“弟伦比亚”,反正我关注最多的还是卡扎菲和利比亚。不过,在京华时报上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个诈骗团伙虚构了一个“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以招生之名从百名高管手中骗走了上千万学费。

京华时报这样说,“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乍一听与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似乎有些渊源,实际上却是一所虚构的“名校”。三年来,这所假学校以招生之名从百名高管手中骗走了上千万元学费。昨天记者获悉,虚构该学院的余某等8名嫌疑人已被海淀检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捕。

余某、胡某是北京一家教育公司的负责人,自2008年起,二人在自己的公司未取得任何招生办学资质的情况下,虚构了“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对外招收MBA、DBA生。余某、胡某将目标客户群体专门定位在了大中型企业的高管阶层上。由于误认为这所学校和哥伦比亚大学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认为就是哥大的一个学院,三年来,近百名高管上当,分别向余某等人缴纳了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学费。随后,因在参加毕业答辩后未取得学位,有学员惊觉上当而报警。警方陆续将余某、胡某及帮手共8人抓获。”

哈哈!百名高管,被骗上千万学费,每人平均被骗10万,高管们真是富得流油,上学获取文凭花10万元,只是牛背上拔根毛,中国真的富了,中国人真的富了。不过,听说高管们被骗了,就让人觉得中国富人们虽然钱多的了不得,但智商却近似于一个“大烧饼”。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高管舍得花那么多钱去进修一个什么MBA和DBA之类的文凭,他们的钱从何而来?一个私企老板会舍得花上10万去买那么一张轻飘飘的纸片吗?很明显,这百名高管并非自主创业从摸爬滚打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他们只是体制内的产物,只有体制内的产物才会怕别人说“领导没文化”,于是就要想方设法搞得一纸与自己身份相符的管理文凭,即使自己的管理水平与这张文凭大相径庭。这样的思维方式正好中了骗子们的圈套,随便编造一个带有美国字样的学校,“烧饼”高管们也会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的确窄的叫人难以置信。

其实,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现实的今天,“英雄不问出处”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可是,在精英阶层,他们还是对那一纸文凭看得很重,在一个处处都因为文凭而影响就业的国度里,文凭是进入就业的敲门砖。而那些体制内的人们,文凭却是他们升迁的助推器。大名鼎鼎的打工皇帝唐骏就是例子,他虽然很聪明、很能干,无需什么文凭照样做好工作。可是要是没有文凭,可能他打工的单位就不会用他,他将会失去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于是他就准备了“西太平洋大学”这么一张文凭,这个大学虽然很虚拟,但的确是他的敲门砖,他进了这道门坎,再顺着楼梯扶摇直上,这就是文凭的作用。

曾经有人这样调侃,“半年拿下专科,一年拿下本科,两年硕士毕业,三年拿到博士文凭”,这是说那些在体制内的人们,这些人利用关系占据了体制内的重要位置。为了给自己的身份贴金,或是单位委培,或是自修函授,或是花钱办证,都要获取一纸文凭。这些文凭的含金量虽然大打折扣,但在体制内却能忽悠众人,也起到稳固地位和升迁的作用。百名高管希望获得一纸美国的洋文凭,应该说就是这个心态,有这样的心态驱使,花着单位的10万块钱,为自己打造一个高学历的身份这就不奇怪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美国有没有那么一所学校,只要有人忽悠他们,他们就被“忽悠瘸了”,这就是体制内的悲哀。

我真纳闷高管们能够在体制内呼风唤雨,对着下属指手画脚,高谈阔论,可是在骗子面前却成了弱智。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常听说“高智商犯罪”,是不是说的就是骗子啊!要是这样,骗子就比高管聪明得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