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
两三天便读完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写些什么呢?
概述故事?封面就有故事梗概,抄来又有什么意思?但是,不讲讲故事,又怎么去吸引还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去读读这本书?
一只乡下的蟋蟀——柴斯特,因为贪吃,被带到纽约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因为鸣叫,被男孩玛利欧发现,成为男孩的宠物;因为柴斯特出色演奏,引得塔克——一只老鼠打翻了火柴,引起火灾;因为鸣唱,使报摊的女主人不计较失火,决定留下柴斯特;因为柴斯特的出色演出,他成了纽约最出名的音乐家,也让玛利欧一家摆脱困境。
这个故事有什么可读之处?
蟋蟀柴斯特、老鼠塔克和猫亨利的友情,读起来让你觉得很温暖。
柴斯特,有一间美丽的,皇宫般的房子,可是,他宁愿也喜欢住在火柴盒。为什么?书中说:“柴斯特也跳进了火柴盒里,它已经开始喜欢面巾纸的感觉了,这几乎就像它那根老树桩上软绵绵的木头,实在要比那个蟋蟀笼子更像个家呢?”我个人认为,也因为柴斯特到纽约第一个家便是火柴盒。
老鼠塔克是个可爱的角色。他密切关注着他的朋友——柴斯特,初见面,听朋友说爱吃香肠,马上送上一段香肠——他明天吃的早餐……塔克当然很关心朋友—柴斯特。但我并不想谈这些。书中对塔克的描述,很多地方会让人忍俊不禁。发现柴斯特的“皇宫”,要爬去躺一躺,哦,还要用钞票当床垫,用钞票当被子,一个钻石耳环当枕头——多像个守财奴啊。如果你看到那插图,看到塔克满足的微笑,你是无法忘记那只可爱的老鼠的。
请接着往下看。这只纽约最有钱的老鼠塔克——他的钱是冒着失去生命或四肢受伤的危险捡回来的,却为了朋友,献出了几乎一生的积蓄。它共有两块钱又九十三分,但是给蟋蟀,就给了两块。真是一只伟大的老鼠。我称他为最伟大的“守财奴”。塔克,总为柴斯特出谋划策,当经纪人又像模像样。因为塔克的可爱,我甚至不再那么讨厌常到家中破坏的那只老鼠了。
说说亨利吧,他的话也不多,却给我一种大山的感觉——宁静。最难忘的是关于柴斯特成名后该不该离开纽约回家乡那段:“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应该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如果成名只是让它觉得不快乐的话,那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也有别的人是从他们事业的高峰上退休下来的。不过,我也要说句真心话它是要真的离开了,我可是会非常难过的。”
一生是我们自己的,就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好的一句话啊,你,我,有多少时间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我并不是一个很懂音乐的人,但是读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后,我会更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特别是虫鸣,蟋蟀的歌唱,当我听到《小夜曲》的时候,会想到柴斯特的。也会听听《凶手罗齐》、《星条棋永不落》、《玫瑰经》、《主是我坚固堡垒》、《阿依达》、《基督精兵进行曲》、《重归苏莲托》……
为什么会听这些曲子?
“柴斯特的演奏,回荡在整个车站之内。就像一颗石子抛进了一泓平静无波的池水,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般,优美的旋律,以报摊为核心,一波波地向外荡漾开去。人们驻足在聆听的那一刻,脸上的神情也不禁起了变化。原本忧愁的眼睛开始变得柔和、宁静、,不再喋喋不休,而那些时时刻刻充满在耳里,属于城市的嘈杂噪音,也都在蟋蟀这美妙的音乐里平静下来了。”
“往来的行人车辆全都静止了。公共汽车、轿车、走路的男男女女……全都停了下来。最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感到不满。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从来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停在那里,就好像连呼吸都停止了。在音乐持续的这几分钟里,时代广场静得就像傍晚的草原一样。只见偏西的太阳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他们只是长得高高的野草!”(楷体字摘自《时代广场的蟋蟀》)
读到上面这句,我想,人也像野草一样平凡阿,别把自己看得过于强大了。你——只不过是高高矮矮的野草中的一棵。
写到这里,似乎有些悲凉的味道,柴斯特是在秋天离开纽约时代广场回乡下的。结局不算很悲凉,玛利欧理解柴斯特,愿意他快乐地回到大自然去。
《时代广场的蟋蟀》,一本有趣的书,一本温暖人心的书。
感谢我的学生黄予昕把《时代广场的蟋蟀》借给我。
http://fscnhyy.blog.163.com/album/#p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