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导学案
(2014-11-30 15:54:34)
标签:
教育 |
课 题 |
|
课时 |
|
设计者 |
|
备课时间 |
|
周节 |
|
|
课型 |
新授课 |
使用者 |
学生 |
使用时间 |
|
|||||
目 标 导 学 |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受主人公的凄惨遭遇,并有所感悟。 |
||||||||
|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
|||||||||
|
感受主人公的凄惨遭遇,感受作者情感。 |
|||||||||
自 主 预 学 合 作 探 究 精 拨 展 示 学 以 致 用 |
学 |
教师调控 |
||||||||
【注释】1、冢:坟墓。2、累累: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3、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译文】
【赏读入境】: (一)情境导入: (二)预习先知:, 文学常识: (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2、重点词语:
(四)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完成。 【悟读品味】: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八十始得归”的“始”字很有嚼头,请品析它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的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完成下题。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的亲人 4、老人流泪这一细节,蕴含多重情感,他的泪水流不尽的不仅仅是无限的凄凉,还有什么? 5、如果这位老兵遇见了昔日的伙伴,两人之间必然有一番对话。想一想:他们对话的话题会有哪些 6、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精读积累】: 1)极言从军之久的诗句是: 2)从乡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诗句是: 3)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的凄凉景象的诗句是: 4)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A.“家中有阿谁”表现出老兵在归途中急切盼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B.“松柏冢累累”得到的回答与老兵的热切形成对比,家破人已亡。 C.“不知贻阿谁”以不知给谁,说明家乡已成寂寥无人的荒村。 D.结尾两句以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的神情恍惚和内心的痛苦。 【美读运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