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泸沽湖畔的“风景”

(2010-12-16 22:03:13)
标签:

摩梭人

泸沽湖

走婚

猪槽船

文化

分类: 随感

http://s16/bmiddle/5ffae2d3g9ea40d260fb0&690

( 泸沽湖上划行的猪槽船)

到丽江,很多人会安排去趟泸沽湖。

从那里到泸沽湖,要经过宁蒗,这是整个路程中必经的一个县。到泸沽湖几乎全是盘山路,需当地的驾驶员开车。我们去时正赶上修路,车行七个半小时。到达时,已是晚上九点半钟,外面漆黑一片,除汽车灯光照射到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黑夜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再加上原来的耳闻,越感神秘。当然,因无法望见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沟壑,自然会有种超朦胧感。

酒店是洛水村开发的,名为“女儿国大酒店”。“女儿国”还未见到泸沽湖的真面目,我们似乎已经被其包容了。

眼下,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泸沽湖,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在黑夜的薄纱所覆盖下,任由你瞎想,而她的美确是尚处在未经打扮的原始美态中,处处流淌着古朴的气质,其中,最吸引人的有两点:一是秀美的湖光山色,在其他地方难以领略到;二是闻名遐迩的摩梭人“走婚”习俗。

泸沽湖为高原断层陷落而形成,有点类似长白山或天山的天池,是一处高原上的湖泊,但与以上两处又有所不同,并非居于山顶,面积有50平方公里,最大能见度有12米。因形似马蹄,状如葫芦而得名。湖泊四周,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碧绿透明,波光粼粼,大概西王母的瑶池也不过如此吧。

乘坐当地特有的猪槽船,是泸沽湖旅游的一个项目,划行湖上,似乎不只是在欣赏风光,还有一种走进时间隧道的感觉。进入这个平日里少有的境地,内心会充满对原始生活的奇思妙想。

猪槽船非独木舟,比想象的略宽,是用条木板拼成,形似猪槽。红嘴鸥追赶着猪槽船,争抢游人抛洒的面包渣,其接食的准确性,着实让人称叹。本来很勤奋的飞鸟,长此以往,想必会养懒的,寄生虫般地等待游人的赏赐。也是,没有了这群飞鸟,行船便会单调许多。伴随着“哗哗”的桨声,猪槽船犁破平静的湖面,留下长长的“人”字波纹。

湖中有五个岛,我们要去的里无比岛是第二大岛。划船的摩梭女看上去有五十来岁,粉头巾遮盖了大半个黝黑的脸庞,她很爱和游人交谈,普通话讲得超乎想象。一边划,她一边用摩梭语给我们唱情歌。音色尖细,但富有节奏,我们在似懂非懂中,绞尽脑汁去体会这隐藏在滇西北高原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云朵飘在远处的天空,悠然纯净,船行湖上,水波微漾,我们边喂红嘴鸥,边聆听摩梭女美妙的歌喉,确有心旷神怡之感。

一会,湖心岛就在眼前了。

里无比岛的中心有座神庙,摩梭人每逢旧历六月四日前后,要坐猪槽船到岛上诵经。这一习惯不知坚持了多少年,文革期间神庙被毁,现又复建,在原址建起经堂。庙里有四个和尚,均为摩梭人。

泸沽湖名声远扬,不只是她的湖光山色,仙境般的美景。还有着另一道风景。泸沽湖畔是人类母系氏族的最后遗存,那里的摩梭人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也叫“走婚”。这些过去在历史书上才能看到的原始社会婚姻形态,在滇西北高原上活生生地存在着、延续着。

“走婚”常被人提及,是指男女相悦,男子暮来晨往,在女方处过夜,所生女子归女方抚养,生父和子女不在一起生活,男子和女方在生产、生活和财产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摩梭人家里,舅掌礼仪母掌财,家里有个老祖母,为家庭的统治者。老祖母的床摆放在火塘边,有雕花装饰,为全家最讲究的家具。床下有箱,钱物由老祖母掌管。

火塘是一片用石头隔起来的方形区域,不足一平方米,正面供放着佛像,火种由老祖母看管,长年不熄,象征着家族薪火相传。

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简单说就是“男不娶,女不嫁”。这种延续的婚姻制度,很难用好与坏来简单地形容。你说它好,一夫一妻制早已被文明社会所尊崇,成为时代的主流;你若说它坏,却在那个封闭的区域里保留了几千年,到今天成了人类早期婚姻形式的“活化石”。与他们交流,摩梭人会告诉你,他们生活美满,少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幸福一生。从眼前摩梭人的表情看,朴素中透着诚实,很难怀疑他们的每一句话有什么虚假成分。

而山外的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他们,以为走婚很可笑,愚昧落后。但在摩梭人看来,这很正常,没什么丢人的。谈起自己的走婚经历时,各个大大方方,没什么遮遮掩掩或害羞隐瞒的,倒是我们这些从所谓“文明社会”来的人,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泸沽湖的开发不过十多年时间,主要是旅游业,千方百计地吸引外面人进来。这期间,发生的一起另类“走婚”,足以令社会学家瞠目。

海伦是个广东姑娘,背包族,在泸沽湖还未开发时,只身来到那个让她感到有些神秘的摩梭世界。在泸沽湖畔,她碰到摩梭小伙大郎。纯朴憨厚的大郎成了海伦的向导,给她介绍摩梭人的生活习俗,陪她在山地纵马,领略大自然的清新。海伦觉得在这个神秘的世界,有她生命中所缺乏的东西,接触摩梭文化,心灵产生从未有过的放松。她觉得眼前这个摩梭小伙不仅忠厚,而且还透着一点野性,那是一种美,是自己内心所追求的。

兴之所至,海伦开玩笑说:“晚上你来我这里走婚吧。”

“好啊。”大郎随声附和。

夜幕降临,泸沽湖进入朦胧的仙境般境地,让海伦没想到的是,原本一句玩笑,而他果真来了。开始时,海伦有些惊讶,紧接着便将他让进房。短暂的沉默后,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回广东不久,海伦发现自己怀孕了。按摩梭人的规矩,男方是不负责任的。心急的海伦忙给大郎打电话:“我怀孕了,你看怎么办?”

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大郎憨厚的声音:“你放心,孩子我会抚养的。”

大郎的回答,出乎海伦的意料。话语间,泪水湿润了眼眶,她对摩梭人有了新的认识。她决定自己要到大郎身边去生活。

不久,泸沽湖畔迎来一位不走的“外面人”。他们在丽江古城开一家“海伦酒吧”,生意兴隆。两人有时住泸沽湖,有时在丽江照顾生意,他们的孩子已满9岁。

摩梭人的“走婚”,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很多人充满着好奇,不远万里来探究竟,原以为母系氏族婚姻,落后于当今几个时代,可海伦和大郎的故事却给了另一种答案。

泸沽湖横跨云南、四川两省,环湖公路北面立着一个木杆搭成的大门,算是省界。过云南的小洛水村不远,便可见到四川境内的一户摩梭院落,房子较新,比一般人家大许多,四合院建制,大门高大,有点像难以攻破的山寨。大门外的公路旁竖着一块大牌子“摩梭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阿妈家”。

游人一车一车地到来,杨二的舅舅熟练地应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先是让进老祖母屋,简要介绍一番后,便让客人到二楼参观所谓的杨二婚房,接下去到佛堂,要求人们磕头。最后的项目,是兜售他家的土布。整个过程,如同流水作业一般。

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早年很少与外界往来,是游客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在与世隔绝的湖畔,偏偏出了个杨二,她的自我闯荡,离经叛道,让多少追赶时尚的“外面人”都汗颜。

我问导游,你们如何看待杨二。同为摩梭人的她说:“泸沽湖畔的老人对她是有些看法的,年轻人很佩服,毕竟她是第一个走出去的摩梭人,也因为她,泸沽湖才出了名。”

一个杨二,一个海伦。一个要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感受现代婚姻所带来的幸福和羁绊;一个要闯进来,寻求一片特有的宁静,感受仙境般的美景、纯朴的风俗,体验先人们曾经有过的婚姻习俗。

看来,神秘的泸沽湖,盛满的不只是一湖净水,在她宽广的胸怀中还承载着另类的、一种混合的风景:蓝天白云、青山黛瓦、历史遗存、文化融合,还有叛逆者的足印和外界永远好奇的目光。

http://s12/bmiddle/5ffae2d3g9787fa29dbfb&690

http://s16/bmiddle/5ffae2d3g9787fb79ad6f&690

http://s10/bmiddle/5ffae2d3g9787fc7e6ae9&690

http://s16/bmiddle/5ffae2d3g978872eb0ed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