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回归
----写在第十四个110宣传日
2009年1月10日,周日,早八点半,阿童木从派出所值110结束,连轴转到市局参加第十四个110宣传日的活动。
110早已深入人心,宣传的场面同样浩大。活动中,设立了咨询台,发放了宣传材料,打出了无数的横幅。十时至十一时,几十辆警用摩托车、面包车、轿车,警灯闪闪,整齐划一的在城区主要街道边巡逻边游行。
阿童木1995年起,就在基层派出所和110指挥中心工作。2001年,阿童木任副所长,自学公安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便是《论110的快速反应机制》,对于110的产生、发展乃至现状是有话语权的。
记得毕业答辩时,一位佩三级警监警衔的老教授问阿童木一个问题:110的工作目标是什么?阿童木从快速、高效等方面答,教授未予赞同。求教后,教授告知:是高的接警率!最初几年,确实不解,最近,懵懂初开,知晓此语真谛。我们的接处警如快速、高效,群众便会相信、依靠、支持,高的接警率自然就会出现。如同今日宣传的目的,让110更加深入人心,不正是对高接警率的追求吗?
不可否认,从1996年110设立之初,队伍建设及其与群众的磨合,确实存在问题。领导层不切实际的提出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抢、有求必应”的大而空承诺,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人民群众也拨打了诸如送手纸、买早点、罐煤气、逮宠物、捅马蜂、借钱花、要补助、催欠款、闹离婚、爬楼拿钥匙等让人哭笑不得的报警求助电话。承诺的事情不该办或者办不到,就会失信于民,警民关系自然不和谐。
在刚刚收到的山东省公安厅免费(开先河)发放的基层民警执法手册中,少有大而空的字眼,欣喜的看到了对110警务活动定位的回归。手册中指出,110的任务有接警、求助、投诉三项职能。现简要做以总结,希望对博友们有所帮助。
一、警情分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共五个方面。不难看出,句句不离违法犯罪四字,诸如债务纠纷、赡养纠纷、婚姻纠纷等民事案件不在受理范围之内;
二、求助分为: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共五个方面。不难看出,句句不离特别危难、较大险情、需紧急处置十三个字;
三、投诉: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
阿童木说,十四年中,“四有四必”承诺的存在,让110承载了太多、奉献了太多、牺牲了太多!造成一支在和平时期用热血与生命谱写忠诚的队伍仍饱受非议。队伍早已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真理来的迟了些!
阿童木还说,十四年中,110民警没有节假日、从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对上级无条件服从、对群众无条件服务,牺牲了自己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而他们绝无加班补助,级别职务无法解决,实际收入要比其他公务员乃至教师少很多,你相信吗?这却是铁的事实!
从现在起,有危难时,请正确拨打110;从今天起,擦亮眼,请用善意的目光审视110!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