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摄----南阳古镇

标签:
运河四大名镇南阳镇微山湖旅游文化兖州到微山鱼台到南阳镇 |
分类: 且摄且文 |
运河古镇
经查阅资料,南阳镇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兴起于唐代,唐武德七年(624年),山东境内的运河由西而东迁,引汶泗二水至济宁,再经过南北分流,南下顺天然的泗水下流,过南阳,经徐州南达江淮。到了宋代,南阳已是泗水岸边的较大村镇。元至元三十年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南阳地理位置凸显。明代,南阳已成为运河四名镇之一清初,南阳镇由陆地变成湖中之岛,经济繁荣并达到鼎盛。南阳古镇拥有独一无二的岛镇景观、近乎完美的生态格局,浩渺的南阳湖、清澈的运河、古朴的民风、沿运河分布而错落有致的民居、以船代步的叶叶小舟、千顷荷花与蓝天、碧水、野鸭、苇草,形成天然的水上游乐园,成为旅游度假休闲的绝妙去处。作为古镇的南阳岛四面环水,元代开挖的镇中运河依然流水潺潺,石拱桥横卧古运河上,连接着运河两岸的人家,南阳街上店铺林立,镇上居民濒河而居,依运河而建的房舍,狭窄的街巷,如长长的扁担挑着整个古镇的繁荣与昌盛,夜市则充满了浓郁的江北水乡气息。镇中既有古老的青石板街和带厦檐的铺面,也有近年兴建的现代旅馆与饭店,隔水相望的北方水乡景观在整个运河从南到北都是罕见的。千年古镇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运河沿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渡口旁的村民:
行进在鱼台至南阳的水道上。
实际,水道就在大湖之中,由于开挖水道,修筑堤坝而形成貌似河道的湖中水道。水道两旁是零星的小岛及村落。渡船随叫随到,包船不过50,坐客船,票价与公交无异。
沿途的小景:
接近古镇时随处可见的荷花芦苇:
守护在清真寺门口的石狮:
清真寺内一住户的中堂。阿童木不认识,如有高人,请指点一二:
最繁华的大街。古人所说的“晴天不见日,雨天不漏水”大概就指这里:
小巷:
损毁的石雕,精美令人叹服,只能分辨出皇清二字。由于无导游,不知所宗:
清朝建筑,民国时乡公所:
乡公所堂房东山头:
乡公所堂房西山头:
修葺中的古运河道,这里必将大焕光彩:
老者:
菡萏:
蕾:
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