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重点知识梳理
(2013-01-21 17:44: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考高考复习指导 |
三峡
1,
(1)
(2)
(3)
2,
阙 叠 嶂 蔽 曦 襄 溯 湍 漱 峻 涧 啸 凄
3,重点词语解释
(1)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2)曦:阳光(3)
(5)沿:顺流而下。(6)溯:逆流而上
(7)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1)
(13)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5)
(18)绝:消失。(20)
4,通假字
(1)“转”通“啭”(2)“阙”通“缺”
5,一词多义
(1)自
(2)绝
6,准确译文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7,课文理解
(1)三峡山的特点:连绵不断,高耸峻拔。(自三峡---隐天蔽日)
(4)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写水势凶险(盛大)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仰视之景的句子:绝------其间
(11)总括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现春冬清流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