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42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2012-11-29 22:00: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上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    2、整体把握全诗结构,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学     复述本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目     3、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   标      生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

          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全诗,把握全诗结构,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复述本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    型  讲授课   教学方法  朗读品析法、情境再现法

     

教学               学生活动

程序

     前面已经学习了杜甫的                 进入

  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     口述        学习

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     导入        状态

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新课

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石壕吏》就是在安史                 巩固

之乱以后,杜甫面对人    简介         记忆

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    诗的

切的同情。课文主要叙    写作         了解

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   背景         背景

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

去服役的惨事。首先介

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

景。唐肃宗乾元元年春

天,郭子仪大军由于指

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打                           

   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

在洛阳至潼关一带,抓

人当兵,这时诗人杜甫

经过此处,就其所见

所闻进行了艺术概括,

组诗《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

中佳作。

     (1)听配乐诵读       播放朗诵带  听准字音、

   (2)自由诵读         指导点拨    停顿、节奏

     (3)疏通文意         点明文体    进行朗读训

     (4)复述全诗        (叙事诗)   练 结合注

     (5)分析诗的结构    出示思考题:释翻译全诗

                           1、结构    复述诗的内

                           2、顺序    容提要

                           3、线索     分组讨论

                         归纳小结并  汇报结果

                           板书

1、看官吏之举:

     (1)  第一节诗中的“夜”   引导    点拨      交流

    能否删去?“逾墙走”能  归纳:不能,“夜”  讨论

改为“攀墙走”吗?      表明是黑夜突袭,老   回答

     (2)小结:一边是黑夜突  百姓无防备,可以抓

袭,真毒;一边是老翁拼  到人,可见手段狠毒;

死逃命,真苦。一幅民不  人在紧急的情况下,

聊生图啊!              会不顾危险越墙而过,

                          “逾”表现老人拼死

                          逃命的情景,而“攀”

                           体现不出这样的特点。

                           小结:毒

2、听老妇之诉:      

(1)文中哪一个字最能表     出示思考题并出示

现老妇的心情?          归纳:(1)“苦”

(2)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    (2)“一男附书至,

明老妇的心情。            二男新战死。”“偷

(3)老妇的哭诉有没有感     生”“室中更无人,

化了官吏?从哪里可看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

出?                      未去,出入无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     等。

长已矣!”一句,你们认   (3)没有,从“老妪

为应该抓住哪些词语,加    力虽率,请从吏夜归。

以重点朗读,比如情感上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的重读、语气上的处理、   炊”看出,他们连年老

节奏上的变化。           体弱的老妇都要抓走,

                         可见官吏的无情。

(4)“且”字,读得低

沉,还要有点停顿,

表现老人苟且生存,

                         了却残生的心理状态。

“矣”拖长音,表现

亲人离去的无限哀

伤,虽然嘴里说过去

了,但心中只有更深

的哀伤。

     3、体作者之情

(1)在这苦难的现场,     引导、点拨

作者都做了些什么?      小结:“夜久语声绝,

    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      如闻泣幽咽”说明作

出?                    者侧耳倾听,夜不成寐。

(2)朗读最后一节。     为这一家人的命运担忧, 集体

                         为所有遭受“安史之乱” 朗读

                         之苦的百姓哭泣。       体验

    ⒈杜甫为什么不像史官那    出示思考题并归纳:   思考

   样记录“安史之乱”的大  1.杜甫自己也经历战争

事件,而关注战乱中一位  的痛苦,对普通老妇的  讨论

普通老妇的哭诉?        痛苦感同身受。他在用

⒉你能否从老妇一家之苦  心感受战乱中一个普通  作答

感受到广大人民的痛苦? 人的生命痛苦,满怀同

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每  情之心。

    一个家庭(或每一个人)都   2.生死离别或战乱之苦

在经历----------------.。     或血雨腥风或鸡犬不宁

                          的生活等。

  作   课后练笔: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    出示题目            课后

业   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指导、提示、明确要求  阅读

                                            写作

 

石壕吏

                    杜甫

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

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辞

      夜久—入睡——高潮: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的行踪

1、看官吏之举:毒

计             2、听老妇之诉:苦

3、体作者之情: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