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球位置

(2011-01-28 08:42:19)
标签:

高尔夫

果岭

二球位置

高尔夫球场

分类: 高尔夫深呼吸

 二球位置

 

高尔夫球场改变了,挥杆的概念也跟着改变了。

 

美国职业教练的冬季会议,每年热议的都是高尔夫的新概念或老议题新解,这回的焦点之一是《二球位置》。

 

《二球位置》从技术角度来看,不算高难度,几年前就有人提出,经过PGA教练尝试推广后,引起的震撼超过预期,原来提出《二球位置》理论的教练经过几年的临床试验,分析这是球手差点的一个关键因素,怎么说?

 

《二球位置》理论是除了架梯的击球外,所有铁杆的正常击球时,球的位置都是摆在前脚内侧二颗球的位置,这与传统的球位概念不同。传统的做法是铁杆越长,球位越靠前脚,越短越靠后脚。传统的教科书、杂志、教练也都是这么画葫芦,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球场有这样的需求,

 

现代型的果岭特征是高起炮台、速度快,球落下的角度要求陡峭,为了达到球落在果岭上减少滚动,势必要打出高弹道球路,将球放在前脚内侧二颗球位置上,而且不论长、短杆皆如此,的确是颠覆传统。

 

百年来,高尔夫理论五花八门,随着人、事、时、地、物的转变,伦理层出不穷,一如NN年前的单平面、双平面,或转式、摆式挥杆,或X、Y型理论的老掉牙议题,有人说说、有人听听。


二球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曾雅妮印象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