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算短的时间。最近40年的英国公开赛,伴我从翩翩美少年、走进高尔夫的世界、因着小白球周游列国而至今。
我的英国公开赛球迷身份该从吕良焕1971年获得第二名开始。那个年代,9吋的黑白电视,很遗憾,没转播。唯一讯息管道是透过报纸体育版的外电译稿。所谓外电,就是指美联社、英国路透社。。。等洋人的观点,他说啥,你听啥。
上个世纪70年代,汤姆·沃森(Tom Watson)是英国公开赛的常胜将军,但很遗憾,别说是现场,连从电视画面欣赏他挥杆的机会都没有。汤姆·沃森的伟大只是个传说。
80年代,汤姆·沃森的名字依旧不坠。同时间,澳大利亚人大白鲨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崛起。电视机已长大到19吋,黑白、彩色电视充斥,卫星转播成了新宠,但还没照顾到英国公开赛。但我对英国公开赛的印象已从黑白到彩色,因为彩色高尔夫杂志出来了。
90年代,约翰·达利(John Daly)以超强的击球弧线冲击我的视觉感官。那时,我在日本,拜先进科技之赐,清楚看到英国公开赛的比赛圣地,也看到一流球星勇敢挥杆模样。电视再扩大到42吋,高画质HD电视现身。

21世纪,老虎·伍兹(Tiger Woods)越过大西洋,征服高尔夫圣地--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老虎不是美国的,他是世界的。球迷认识的老虎是全面的,卫星电视转播、电子网路直播、博客的通路。。。,电视画面也朝向60吋挺进。

想想,现代的球迷是幸福的;或许,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1971 年李·特里维诺(Lee Trevino),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1972 年 李·特里维诺,穆尔菲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1973 年汤姆·韦斯科夫(Tom Weiskopf),皇家特奴高尔夫俱乐部
1974 年 加里·普莱尔,皇家利森和圣安尼斯高尔夫俱乐部
1975 年汤姆·沃森(Tom Watson),卡诺斯蒂高尔夫球场
1976 年约翰尼·米勒(Johnny Miller),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1977 年汤姆·沃森,坦伯利高尔夫球场(Turnberry)
1978 年 杰克·尼克劳斯,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1979 年塞维·巴列斯特罗(Severiano Ballesteros),皇家利森和圣安尼斯高尔夫俱乐部
1980 年 汤姆·沃森,穆尔菲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1981 年 比尔·罗杰斯,皇家圣乔治高尔夫俱乐部
1982 年 汤姆·沃森,皇家特奴高尔夫俱乐部
1983 年 汤姆·沃森,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1984 年 塞维·巴列斯特罗,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1985 年桑迪·莱尔(Sandy Lyle),皇家圣乔治高尔夫俱乐部
1986 年格雷格·诺曼(Greg Norman),坦伯利高尔夫球场
1987 年尼克·费度(Nick Faldo),穆尔菲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1988 年 塞维·巴列斯特罗,皇家利森和圣安尼斯高尔夫俱乐部
1989 年马克·卡卡维查(Mark Calcavecchia),皇家特奴高尔夫俱乐部
1990 年 尼克·费度,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1991 年伊恩·贝克·芬奇(Ian Baker-Finch),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1992 年 尼克·费度,穆尔菲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1993 年格雷诺·诺曼(Greg Norman),皇家圣乔治高尔夫俱乐部
1994 年尼克·普莱斯(Nick Price),坦伯利高尔夫球场
1995 年约翰·达利(John Daly),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1996 年汤姆·雷曼(Tom Lehman),皇家利森和圣安尼斯高尔夫俱乐部
1997 年贾斯丁·雷奥纳德(Justin Leonard),皇家特奴高尔夫俱乐部
1998 年马克·欧米拉(Mark O’Meara),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1999 年保尔·劳列(Paul Lawrie),卡诺斯蒂高尔夫球场
2000 年老虎·伍兹(Tiger Woods),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2001 年大卫·杜瓦尔(David Duval),皇家利森和圣安尼斯高尔夫俱乐部
2002 年厄尼·埃尔斯(Ernie Els),穆尔菲尔德高尔夫俱乐部
2003 年本·柯蒂斯(Ben Curtis),皇家圣乔治高尔夫俱乐部
2004 年托德·汉密尔顿(Todd Hamilton),皇家特奴高尔夫俱乐部
2005 年 老虎伍兹,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2006 年 老虎伍兹,皇家利物浦高尔夫俱乐部
2007 年帕德莱格·哈灵顿(Padraig Harrington),卡诺斯蒂高尔夫球场
2008 年 帕德莱格·哈灵顿,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2009 年
斯图尔特·辛克(Stewart Cink),坦伯利高尔夫球场
2010 年 路易-乌修仁(Louis Oosthuizen),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