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西安已进入“备战”状态,看到有些博友已开始喊着要去练习场提高球技,几位北京博友也率先喊着要赛前暖身,主旨是友谊传四方的活动,开始来了一些肃杀味,很带劲。
北京的高尔夫氛围很浓,球场多、练习场多、球友多、球技质量高、战斗力强,球友一呼四应,看来与西安当地球队对抗赛,北京球友会是栋梁。比赛是种竞争,也是种享受,享受那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快感。这种感觉的降临,是对华山论剑西安行的另种期待。
年轻时,运功是我的主业,读书是副业,一到球场,我的肾上腺激素就会大量释放,相反的,一进教室,就是我的睡觉时间。念书时最喜欢干的活就是去参加比赛,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去比赛就代表着有饭吃、能住旅馆、能出国、能保送学校、还有奖金,比赛这件事太完美了。但比赛也是很残酷的,有回左手腕受伤,面临一场关键比赛,教练问我还行吗?我说,纵使骨头断了也要下场,就是那次比赛,结束我的职业球员梦。
还好,高尔夫不用去拼命输赢时,还能享受它,享受气味相投的人能凑在一起。一句有意思的企业广告词是:在高尔夫球场里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而现在,我到球场有另种享受--享受和比我年轻的人打球,让我永保年轻心态。看到有博友形容自己是80后、70后、60后,哇,年轻真好!
还有二十几天就去西安,我准备好了吗?增加一号木距离?还是换支软一号的杆身来的快些;增加上果岭准度?不管旗位插哪,就瞄着果岭中央;想果岭外的切球好些?能推就不切,能用P杆的就不用S杆;推杆能否准些?带两支推杆去,速度超过10的用刀背式,慢过10的用双球式。至于西安的球场策略,就只能挑个特级球童花钱补强。好了,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带着我们家的“太子MM”去散步时,从走路改成跑步,免得三天54洞整不完。
西安行,又让自己的人生精彩了一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