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仰慕的心,追竹

怀着一颗仰慕的心,追竹
兰芷
在还没见过竹之前,就已经被竹的品质所打动,一直对竹情有独钟,可以说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竹粉”。
最初识竹,是在书本上。“梅兰竹菊”四君子,横亘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永远都放射着光芒。在中式的客厅里,大都会悬挂由国画大师献艺的、被精心装裱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彰显主人的文化与素养。
终于在我年逾不惑之后,在云南的大理,见到了真实的令人难忘的竹。远望竹林,无边无际,郁郁苍苍,修直伟岸,高耸云霄;走近观之,竹节之间,环环有序,节节拔高,竹叶秀美,青翠欲滴。震慑于竹的颜值,我彻底被迷住了!
读古典文学,方知“直男癌”嵇康等“竹林七贤”。“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试想,崇尚自然、情怀淡泊的文人们,在竹林之下,赋诗饮酒,酣畅淋漓,是何等的惬意快活,其率真豪爽狂放不羁的形象呼之欲出,真可谓“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也。
但是,一直以来,我读不懂竹,直到有一天看到李叔同的书法——“佛清如竹”,才如梦方醒。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从唐朝常建的诗中可以看出,佛与竹有着不解之缘。
从古至今,人们盛赞竹有七德。“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为正直;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为奋进;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为虚怀;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为质朴;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为卓尔;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为善群;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为担当。”
由此可见,佛性与竹的这“七德”何其相似乃尔!
弘一法师说:佛说的空,是劝人止灭心中的贪欲,心中的贪欲一除,杂念一净,心地自然一片清凉光明,济世悲怀自然就充溢心胸。的确,越接近佛,心中越澄明,真可谓:佛清如竹啊!
我深知,以我现在的水准写竹,还不够资质。但是,此篇姑且算是粗略识竹吧,更待以后提高,也算是我追竹的第一次表白。
2018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