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2009-05-15 08:38:55)
标签:

杂谈

<风度>杂志专访(20094

李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摄影:殷岳  文:橙橙  编辑:卢昊

引言:34岁,美国留学归来,央视曾经的拼命三郎,如果只看到这三句话,相对应的应该是一个意气风发、野心勃勃的青年,侃侃而谈我要如何如何,五年后、十年后的花团锦簇。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依然年轻的李佳明开始说自己老了,也不知老从何来,至少脸还是帅气的,年龄还是可观的。但他却乐于谈自己的老,老的乐呵,老的心甘情愿。习惯了“佳明式”微笑的观众尚未知道,“老了”的李佳明找到了快乐,但不一定挂在他习惯的笑容中。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正文)李佳明是中国家庭式的偶像,是那种会一家老小坐在电视前看他的节目,奶奶夸他亲切,妈妈觉得他幽默,妹妹叫着“我喜欢佳明哥哥”的老少咸宜型的主持人。习惯了佳明的笑容可掬,轻松风趣,却没觉得这个年轻的主持人笑容可掬的背后却是足够大的压力,以及怕自己被掏空的心虚。于是,佳明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决定去美国留学,几乎同时人们开始期待,学成归来后的佳明会是什么样子?摇身变成制片人或是收起笑容去点评政治?都没有,佳明悄悄地回来了,然后默默的开始《寻宝》,踏上了文化回归的路。

 

在“寻宝”的路上

单纯的想象,觉得佳明应该是开奥迪 A4的,结果他开的真是奥迪A4。佳明笑说“那是我出国前年轻时候买的!”出国前还在每天折腾考虑换车,但回国后反而淡定了,觉得这车也挺好。不过在美国的时候却被一个画面吸引,一个很知名的上了年纪的女主播满头银发的开着一辆银色的奥迪A8穿梭在哥伦比亚的校园里。从此开始幻想自己也可以开着一辆银色的奥迪A8满头白发在风中舞动。那是一种人生累积到一定地步的张扬和高调,有种白发苍苍意满仓的满足与成就。

谁都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全世界闻名,但佳明却选择了东亚政治这个专业,当然这有语言的担心在里面,因为语言没有足够好,学一些专业性过强的专业可能听课会是一种困难,东亚政治毕竟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那点事。对于佳明来说这个专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看看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的媒体怎样看中国。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佳明发现国外的媒体做新闻会很少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报道事实,但他们奸诈的地方在于,一个财团可能操控多家媒体,每个媒体摆一种事实,大家互相引用,这种看似公平的报道方式其实是通过这样集合的优势去强加给观众一种他们代表的态度和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政治事件如科索沃事件的报道上,还是缺乏了最基本的公正。这也是佳明最后的毕业论文《科索沃事件中中西方媒体报道的差异》的灵感源头。读书也很辛苦,两年的时间里佳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去百老汇听听歌剧,去第五大道逛逛,偶尔闲暇的时候坐上地铁,随便找一站下车,看到街边不错的小店就进去看看,然后找家随意的餐厅吃点什么,那种异国的情调虽然伴着孤独,但也别有风味。

学习到尾声,正在准备答辩,恰巧赶上了汶川地震,佳明申请提前答辩,回到了电视机前。汶川之后,佳明一直悄悄的,终于在《寻宝》这档节目中露出熟悉的笑脸。“很多人都觉得我回国后会怎样怎样,做制作人还是做双语主持,但我却发现我更爱也更适合做主持人,做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能主持到60多岁,主持到退休,是我最大的梦想。”听起来好像新闻类的主持人更容易实现这个梦想,而综艺类的节目则更需要新鲜的面孔。“其实,大家都看小了综艺的概念,在国外综艺节目才是看主持人功力的节目,脱口秀栏目的主播都是很大年龄再主持的,他们背后有一整个的策划团队在帮助他们从造型到方方面面,相比之下,中国的主持人几乎都是在单枪匹马的干活。所以压力大是自然的。”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对于新栏目《寻宝》,佳明觉得很适合他,他也很喜欢。这是一档“可以免费旅游”的节目。“穿梭在各个有很深文化背景的城市中,而且有好几个博闻古今的老教授随行,遇到什么事情便可以随时问,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而且这个栏目会去的城市通常不会是以前工作常去的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往往都是一些没有去过的二三线城市,给了我一个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做古玩宝贝这类节目的人,往往都是收藏爱好者,即便不是也会因为节目长期的熏陶而多一份习惯。“我现在还没爱好,没有受到影响,不过朋友们都说,我早晚有一天会爱上收藏这些东西。我也怕!”

 

做个对社会无害的人

佳明很少在媒体面前谈起自己的家庭,但这次倒是自己主动提起了女儿。对于女儿的教育,佳明很认真地说绝不强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按照兴趣来。她爸爸的经验就是人这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不容易。所以不会让女儿去选择一条不快乐的路来走,兴趣是没有对错的。对于女儿的宽松还来源于自己的经验,“我和老婆都非名校毕业,但我们都是对这个社会无害的人,至少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做李佳明的女儿很幸运,但还是不能逃脱社会对于孩子的约束,刚刚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尽管有爸爸的宠爱和庇护,但还是每天要7点钟到学校,6点多就要起床。

因为对于隐私的保护,佳明的个人问题一直很少被提起。就在大家还在关注佳明到底结婚与否的时候,他的女儿已经悄然5岁。有朋友对于佳明主持每年一度的模特大赛羡慕不已,觉得他可以生活在一群美女中间,艳遇肯定不少,佳明笑得有点无奈“我能做什么呢?那还是一群孩子”。能对成群成群的美女毫不动心,这需要点定力,间或会质疑真会有这份定力。但听到他说“我老婆”时的自然亲切,便知道美女总也抵不过“我老婆”来得踏实舒服。老婆是自己大学时的同学,一路走到现在,爱情还是亲情都没有必要去认真想,总之就是一种习惯,舒服的习惯。

佳明的年轻年老仅仅以出国这两年为界限。出国前,做《超市大赢家》的佳明喜欢逛商场,在一线触摸一下时代和科技的变化,顺便购买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回国后问他最喜欢去的三个地方,除了脱口而出家附近的人民公园,其他两个都思考了很久,才说出一个常跟朋友聊天的酒吧,和一个下午去看书的餐厅。

年轻的佳明喜欢喝酒,买醉的时候一次可以自己喝一瓶红酒,在美国两年最快乐的事情也是因为美国的超市里有几百种啤酒可以选;“老了”的佳明还是喜欢酒,但却改喝茶,中国人尤其是跟朋友喝酒总是需要拼命,老了老了能躲就躲。年轻的佳明喜欢用Armani香水,后来发现自己用的香水沦落成全世界都在用的“街香”;老了的佳明开始用一些从美国带回来的还没进中国的香水,叫什么名字自己也忘了,反正很难跟其他人“撞味”;年轻的佳明喜欢唱歌、喝酒跟朋友聚会;老了的佳明会固定每周三次去健身房健身;美国的两年改变太多,唯一没变的就是广交朋友这个爱好。以前在其他城市录节目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大哥,那个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唯一特别的是,自己和同事是被6个保镖带着去一个KTV的,同事有点紧张地说“我们是来唱歌的吗?”佳明也没底地说“应该是吧!”之后聊天、唱歌便没有了这种惊悚,反倒多了不少见闻。佳明笑称自己的朋友三教九流,什么行业的都有,只是同行比较少,因为工作之外见了同行就还是聊工作,那会很烦。“一聊工作就不开心”这是佳明时不时会蹦出的一句话,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笑,即便在说不开心的时候。

 

偷得浮生半日闲

总觉得佳明现在的淡定是在等待下一次的爆发。佳明说并没有,因为他安于现状、乐在其中,如果可以就这样每天喝喝茶、看看书、带带小女儿如此往复,倒是内心充实且快乐的。如果现在是54岁的佳明这样说,可信度是相当高的,不过他才34岁,所以有理由相信,这不过是他从忙碌向前冲的人生中偷来的难得的半日浮闲。当然他希望自己可以维持这种没有不必要应酬,有时间多读书,回归家庭的生活方式,但好像客观环境不允许,除了工作上的伙伴不断前来邀请,甚至连他的朋友都怀疑他是否得了抑郁症或者是归国后的工作不顺利。佳明自己也奇怪,为什么好不容易寻得的一份安静和淡定却不被大家理解。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这就要说说出国前的佳明,关于从小拼搏为了完成主持人的梦想而付出的努力,资料随处可见,那是佳明能告诉大家的所有的关于自己奋斗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和不容易的经历,自己的那段回头看看其实算不上什么精彩的故事。为了防止有人找上门来出书,就先把它说出来给大家听。本不愿再去赘述这段经历,但如果为佳明现在心态的变化寻根溯源,往事却不得不提。

佳明一路走来冲的痕迹太重,19岁便离开学校为自己的主持开始拼搏,从实习打杂生活清苦到诸多栏目忙碌不堪;从考地方台落榜,到借调中央台,再到在中央台同时主持三档以上的节目;可以说佳明吃过足够多的苦,为了自己儿时的明星梦,毅然地放弃高考去学习一个被父母看作是不务正业的表演专业,又在毕业后不去找一个“正经”的工作,而是在电视台做个临时工,甚至为了养活自己要到夜总会打工。最后落脚在重庆台,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主持生涯,然后借调中央台主持青歌赛,最后留在中央台,从娱乐大众的《开心辞典》到帮别人找工作的《绝对挑战》再到每年一度的“模特大赛”。佳明像个陀螺不断转动,为了转出更大的方圆,为了赢得多一份空间。他没有停下来过,在不停转动的同时还要想着怎么才能为现在主持的栏目锦上添花,自己还能主持什么节目。问佳明当时出国读书是不是为了打开更大的格局?佳明坦言是的,功利心使然,希望自己可以主持更多类型的节目,突破语言的关卡做双语主持,学习更多的东西。所谓充电,就是为了回来更好的开始。那是冒风险的,回来后可能是面临着一切归零,重新开始。

这就是佳明一路冲着向前不曾回头的十年。没想到留学这个看起来是为了充电的事件,却让他停了下来。两年单纯的校园生活,让自己忙着打拼的佳明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以一种极度简单同时也是单纯的方式去度过,宿舍学校的两点一线,课堂作业的简单重复也可以如此的快乐。惯性定律,冲的时候即使你停下来也会习惯性的接着向前冲,不适应停下来的慢节奏,但当习惯了停之后,再跑就需要一种巨大的决心。因为习惯了慢,舍不得那种数得清自己脚步的日子。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于是佳明回国大半年,没有做太多事情,只是简单的开始“寻宝”,盐城、洛阳、中山……各大城市跑不停,却发现这些小小城市背后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寻的宝除了文物宝贝这个表象,还有文化历史这背后的故事。

“我现在很快乐!”“你觉得这不应该是我对吗?”“你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有问题吗?”在说这些的时候佳明自己也有点茫然。一是乐于现在的生活方式,二是在质疑这是否是应该有的状态。一边是自己的怡然自得,一边是朋友的不解与迷惑。人该快乐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是去做自己所处位置上应该做的事?宣称自己老了但其实还很年轻的佳明也在矛盾着,但却有了这难得的半日人生浮闲!

果真如此,那么还是要说34岁的男人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又在电视这个跟名利场挂了边的行业里,想让自己的心完全的平静下来,即便自己觉得参悟了人生,或者顿悟了生活的某些价值,都还是会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与锤炼。但如果在34岁的时候曾经那么决然的沉静下来,即便不成,也可预知,十年二十年后当一切关于年轻的冲动与激情被磨砺了之后,淡定不过是一杯清茶,一屡午后的阳光而已。

 <风度>专访佳明:我的快乐你看不到

 

抽言:从佳明哥哥主持到佳明叔叔,我一直在掏空自己,这种感觉很不好。现在我要向里吸收,让自己多一些拿话筒时的底气。

抽言:在美国读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简单,而且简单的充实快乐。现在我只要出门应酬都会不自然地换算,如果没有出来我可以读多少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