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阳正阳镇的来历——正阳宫百神洞

(2014-01-17 10:33:16)
标签:

成高仙

武宗加

成了

众生

外景

分类: 岁月留痕

                咸阳正阳镇的来历

             ——正阳宫 百神洞

                    常甲定yuanchuang

http://s9/mw690/001KYd6Jgy6FR92fDyE48&690

http://s4/mw690/001KYd6Jgy6FR92ubuj53&690

http://s8/mw690/001KYd6Jgy6FR92NT9B67&690

http://s1/mw690/001KYd6Jgy6FR935iIUd0&690

http://s6/mw690/001KYd6Jgy6FR93itO5d5&690

http://s5/mw690/001KYd6Jgy6FR93sZUg84&690

http://s2/mw690/001KYd6Jgy6FR93BCtr61&690

http://s16/mw690/001KYd6Jgy6FR93G03B5f&690

http://s10/mw690/001KYd6Jgy6FR93UjWN99&690

http://s1/mw690/001KYd6Jgy6FR94agWkf0&690

http://s11/mw690/001KYd6Jgy6FR94nGBQfa&690

http://s9/mw690/001KYd6Jgy6FR94xQrm48&690

http://s4/mw690/001KYd6Jgy6FR94KMrpd3&690

http://s6/mw690/001KYd6Jgy6FR94Y5spf5&690

http://s11/mw690/001KYd6Jgy6FR95dsUOba&690

http://s4/mw690/001KYd6Jgy6FR95pM8be3&690

http://s16/mw690/001KYd6Jgy6FR95EkITdf&690

http://s14/mw690/001KYd6Jgy6FR95OLcF2d&690

http://s14/mw690/001KYd6Jgy6FR96bN815d&690

http://s2/mw690/001KYd6Jgy6FR96szF7a1&690

http://s15/mw690/001KYd6Jgy6FR9ggjSKae&690

http://s8/mw690/001KYd6Jgy6FR9gviGb27&690

http://s6/mw690/001KYd6Jgy6FR9hmrxr85&690

http://s11/mw690/001KYd6Jgy6FR9hBkh4fa&690

http://s6/mw690/001KYd6Jgy6FR9hTHXn05&690

http://s11/mw690/001KYd6Jgy6FR9i3DE6fa&690

http://s1/mw690/001KYd6Jgy6FR9if8Ag30&690

http://s5/mw690/001KYd6Jgy6FR9itj6sb4&690

   听说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杨家湾村北面的土崖上有个百神洞,2013年的11月25日我和韩勤学开车,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里。

  步入百神洞内别有洞天,里面4孔幽深的窑洞环抱,东北的一孔窑洞中,两名工匠正在悠扬的秦腔唱段中修复神像(敬称穿衣服)。院中天井种植着一些松柏,靠近北面土崖下,立着一些石碑、香炉、经幢等;窑洞的上方砖刻写着“三法洞”、“清虚洞天”字样,保存完好。

  其中一面残存的经幢正面刻有“大宋建中靖国元年”等字样。在另一块“正阳宫记”的碑刻上刻有“至元二十三年”等落款。据说以前在这儿立着数量众多的碑刻,从隋唐到宋元明清都有,但缺乏有效保护,大量石刻已灭失,或被砸毁,或被偷走。

   传说这里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修炼的地方。孙膑、庞涓也曾在此修行,原来还有其塑像。汉钟离在这此修行时,这里称为正阳宫,至此我才恍然大悟,正阳镇的名字原来是这样来的。据从咸阳市考古队退休的杨家湾村的老杨介绍,这个残存经幢的下半截现在就保存在咸阳博物馆,目前我们这里保留着上半截。许多石狮都丢失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就要彻底毁掉了。

   钟离权得道成仙

  相传钟离权开始是在朝廷中任谏议大夫,当时,吐番国侵犯中原,其兄钟离简对人吹嘘:钟离权有将才风范,可以带兵打胜仗。因其是将门出生,又是带兵作战之际,朝廷就阴差阳错地把钟离权任命为大将。可是,权臣梁冀怕他立大功而对自己不利,只拨给钟离权二万老弱病残的士兵,同时,钟离权又没有多少作战经验,刚到战场,就被敌军乘夜劫营,被打得大败,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逃回。途中,恰遇神仙东王公(也说是铁拐李)劝其出家修道,钟离权见全军覆没,真是有家难回、有国难投,已到了万赖俱寂的地步,于是,就留了下来,专心修炼。后来,他果真得道成仙,真武大帝封其为“太极左宫真人”。

钟离权的得意之作,就是度化了吕洞宾。他在度化吕洞宾前夕,曾题诗作答,吕洞宾一看,就明白了所有情由,随即跟随钟离权修道成仙。此诗为:

 

              坐卧常携酒一壶,                   

得道真仙不易逢

莫厌追欢笑语频

            不教双眼识皇都。                  

几时归去愿相从

寻思离乱好伤神

   乾坤许大无名姓, 

  自言住处连沧海

闲来屈指从头数

               疏散人中一丈夫。                   

 别是蓬莱第一峰

得到清平有几人

 八仙元老汉钟离兵败,巧得仙缘,大将钟离权兵败沦落荒野,却获仙人指点,屡屡遇见仙人点化,终成上仙。此庙宇有三千年历史,因种种事情和文革破坏了!

    正阳仙洞

秘诀丹炉事有无,

云霞仙迹草荒芜。

阿兄不爱名垂世,

仅有真阳古洞图。

正阳,为钟离权之号。仙洞:传说是钟离权修道之处。在市东五十华里的杨家湾。据志书所记,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初为汉将,因战争失利,无心仕官,遁山修道,道成,赐号太极左宫真人,他与铁拐李、张果老、何仙姑、兰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共为古代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民间传说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以“八仙庆寿”、“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正阳洞背依毕郢原,面临古兰池,洞内幽僻深邃,洞外景色宜人。

据载钟离权得东华帝君授以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后又遇华阳真人,得太乙刀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一洞中得轩辕黄帝所藏玉匣秘诀,遂成为真仙。后游庐山,遇吕洞宾,授之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后形成钟吕金丹派,对宋元道教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传奇

 正阳祖师授度吕洞宾后,复历庐山,登三级红楼冉冉升空。有诗赞曰:“铁笛曾闻跨虎仙,金丹亲向帝君传。临行付与纯阳子,三级红楼上碧天。”

   生辰

 农历四月十五日生,五月十八日上升。

   著作

 《还丹歌》、《破迷正道歌》。

   封号

  元世祖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钟离权,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时,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

  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钟离权涎生时,就有一段神话传说∶有一巨人,大踏步进入其母内室,自云“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生于此”,顿时“见异光数丈如烈火”,一位大仙出世了!这位大仙一降生,就象三岁,小儿一般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远臀长”,更为罕见的是,儿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第七天突然说了一句,语惊四座:“身游紫府、名书玉京。”紫府”与“玉京”是玉帝的宫城,这就是说他是玉皇大帝仙班中的一员。因其“自幼知识轻重,于是父亲给他起名为“权”。

  钟离权长大以后,俊目美髯,身长8尺,一表人材,不久官谏议大夫。当时吐蕃造反,钟离权奉诏出征。权臣梁冀妒忌,怕他立了头功,就给他老弱残兵二万,军至前防扎营未稳,敌人乘机劫营,军士尽散。钟离权败走独骑逃往山谷,迷失道路,夜进深山密林,后遇到一个蓬头佛额、身穿草衣的胡僧,引钟离权行走数里来到了一个村庄。说:“此处是东华先生成道的地方,将军可以歇息矣。钟离权未敢惊动庄中人,不一会儿,忽听有人说:“此碧眼胡僧饶舌也!”只见来人身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接着又问说:“来者非汉大将军钟离权否?”钟离权应声道:“是”。老人又说:“你为何不寄宿山僧之所?”钟离权闻而大惊,仔细一想,老人怎么已知道我前来,此必异人。此时钟离权已饥饿交迫,疲备不堪,已有鸾鹤之志,乃回心向道,向老人哀求度世之方。这位老人乃东华先生,叫王玄甫,是位上仙。他授钟离权以长生真诀、金丹火侯及青龙剑法。《续文献通考》曰∶“东华少阳帝君号帝君于终南凝慢洞以道授徇钏离权。”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传其太乙刀圭、火符内丹、洞晓玄玄之道。在崆洞紫金四皓峰得玉匣秘诀,成了真仙。玉帝封其为太极左宫真人。

  此后,钟离权或隐或现,历魏至晋,又做了边关大将。改名为“金重见”,即“锺”字的重显。此时的金重见长相与打扮有些古怪:“丫头坦腹,手摇棕扇自若,赤面伟体,龙眼虬髯,见晋帝骄奢,遂解印而去”。到了唐末,他又出现,度了吕洞宾。

 

          钟离权十试洞宾

  唐代山西永乐县有位书生,名叫吕邑,字洞宾。中进士时,年已六十四岁。这—年闲游来到长安,在酒店中遇到神仙钟离权。钟离权一见吕邑,便知是可以造就的仙才,所以便想法点化他。吕洞宾一经点化,便大彻大悟愿跟钟离权学道,钟离权却推托道:你仙骨没长全,志行未能坚定,想要超越俗世,还须重新投生再过几辈子。”说完飘然离去,吕洞宾却不气馁,辞官隐居学道。钟离权于是十次考验吕洞宾,最后终于收他为徒。

一天,吕洞宾外出归家,却见全家人突然病逝。吕洞宾早已看破尘世,所以也不悲悼,只是买来棺木准备收殓尸体,可病逝的家人却又一下活了过来。原来,这是钟离权对他的第一次考验。

吕洞宾偶然弄些东西到市集上去卖。讲好了价钱,对方收下货物却突然反悔,只愿付给一半的货价。吕不加计较,干脆分文不取,将东西白送给对方,自己脸色平和地走了。这是第二次考验。

大年正月初一,来个乞丐,靠在大门上讨钱,吕洞宾给了他。谁知,那乞丐贪心不足,讨了这件讨那件,给得慢一点,便破口大骂起来。吕洞宾不但不生气,反而一再作揖陪好话,那乞丐才笑着走了。这是第三次考验。

第四次,吕洞宾在山中放羊,突然跑出一只大老虎,追逐着羊群。吕洞宾一见,心中不忍,忙挡在羊群前面,情愿自己饲虎,也要救羊,那虎却放过了他和羊群,自顾走了。

第五次,吕洞宾独居在山中茅草棚中读书,突然—位女子敲门,年纪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十分漂亮,她自称是回娘家去,错过了路头,要借宿一晚,洞宾便放她进屋休息。谁知这女子半夜里不安分起来,百般勾搭洞宾。洞宾心如止水,丝毫不为情欲所动。

第六次,吕洞宾出外郊行,等到回家一看,家中遭了盗窃,细软财产被席卷一空,眼前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吕洞宾不气不恼,操持起药锄,采药度日。谁知一锄下去,挖出几十块金子。他急忙仍将土掩上,一无所取。

第七次,这一日,吕洞宾到街上买了几件铜器,拿回一看,却是金器,他急忙找到原来的店家,将金器退回。

有位疯疯癫癫的道士在集市卖药,说道:吃了我的药,立即会死去,但下一辈子却能得道。”这药,有谁敢买?所以十多天,没人去光顾。吕洞宾却深信不疑,买回药吃下去,幸而一切无恙。这是第八次考验。

春天来临,春水涨起,吕洞宾摇一叶小舟在江上慢行。船到中流,突然刮起大风,一时波涛汹涌,险象环生。洞宾已勘破生死,哪里还惧怕风涛?仍是端坐船头,任它飘摇。一会儿风平浪静,没有丝毫损伤。这是第九次考验了。

这一日,吕洞宾独坐家中,忽然见无数奇形怪状的鬼神跑来,有想抓他的,也有想杀他的,洞宾毫不畏惧。过了一会儿,只见几十个夜叉,押着个血肉淋漓的囚犯,那人口中大叫道:我是被你上辈子杀害的,快点偿我命来!”吕洞宾答道:杀人偿命,又有什么好推辞的?”便去拿出刀子、绳索,准备自杀抵偿命债。忽听空中大喝一声,鬼神囚徒一下不见,一人鼓掌而下,原来是钟离权。他对洞宾说道:尘心难灭,仙才难得’,我寻求徒弟迫切,更过于别人求我。现在十次考验你,都能经受得住,以后得道,是必定无疑了。只是你功德善行都没能完满,现在且传授你个点铁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你可以用它来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三千功德完满,八百善行圆备,我再来度你成仙。”洞宾问道:用黄白之术做成的黄金、白银,以后还会有变异么?”答道:三千年后,仍要还复本质。”洞宾道:这样看来,此物会贻误三千年后的人,我可不愿干。”钟离权呵呵笑道:就凭你这善心,三千、八百都已在里边了。于是钟离权收洞宾为徒,洞宾经师父指点,勤勉修行,终于成高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