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核说明

(2011-06-10 15:53:37)
标签:

杂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考核说明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种植类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种植类《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刘红霞主编,2005年第1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实验、实习和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作业成绩实验报告和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成绩的平均分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都要达到60分(及格)及以上,才能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5次记分作业(4次练习题和1篇专项调查报吿)和2次实验报告,以及出勤情况(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参加集中辅导答疑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技术,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重点掌握、掌握两个层次。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70%,掌握的内容约占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3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4)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

3.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的题型:问答题、专项调查报告和实验实习。

终结性考试的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问答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4.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

5.专项调查报告要求

(1)目的:形成性考试中调查报告是重要的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价,通过实地调查让学习者深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联系群众、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产;提高实践技能,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要求学员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5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1500字。

(3)时间安排:从开学至第11周,确定专项调查报告的选题。从第11周开始至第17周末,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取得数据,完成专项调查报告。

(4)评定:教师从调查报告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独立完成毕业作业的情况、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调查报告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  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及防治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主要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及防治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

2.白粉病类(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

3.叶斑病类(月季黑斑病、丁香细菌性疫病、菊花褐斑病和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

4.花木煤污病类

5.锈病类(玫瑰锈病、海棠锈病)

6.炭疽病类(兰花炭疽病)

7.灰霉病类(仙客来灰霉病)

8.病毒病类(香石竹病毒病、菊花病毒病)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月季白粉病、黄栌白粉病、月季黑斑病、海棠锈病、兰花炭疽病、仙客来灰霉病香石竹病毒病等各类病害的主要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

一般掌握:黄栌白粉病、杨树黑斑病、玫瑰锈病、菊花病毒病的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第二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及防治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及防治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症状类型

2.侵染循环特点

3.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4.腐烂、溃疡病类(仙人掌类茎腐病、杨树腐烂病

5.枯萎病(合欢枯萎病、松材线虫病、大丽花青枯病)

6.丛枝病类(泡桐丛枝病、翠菊黄化病)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仙人掌类茎腐病、杨树腐烂病、合欢枯萎病、泡桐丛枝病等各类病害的主要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症状类型、侵染循环特点和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一般掌握:松材线虫病、翠菊黄花病的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第三章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及防治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园林植物根部病害认识及防治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病原及症状类型

2.侵染循环特点

3.根部病害防治原则

4.苗木猝倒病、鸡冠花立枯病

5.根瘤病类(仙客来根结线虫病、樱花根癌病

6.根腐、根朽病类(花木根朽病、花木白绢病和苗木紫纹羽病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苗木猝倒病、仙客来根结线虫病、根癌病的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根部病害病原及症状类型、侵染循环特点和根部病害防治原则。

一般掌握:鸡冠花立枯病、花木根朽病、花木白绢病的识别特点、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第四章  草坪主要病害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主要豆科蔬菜害虫防治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草坪病害的特点

2.草坪草腐霉枯萎病

3.草坪草锈病

4.草坪草褐枯病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草坪草腐霉枯萎病、草坪草褐枯病的发生特点,识别特点及防治方法。

一般掌握:草坪锈病的发生特点,识别特点及防治方法。

第二篇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第一章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主要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灯蛾类(美国白蛾)

2.卷叶蛾类(苹褐卷蛾

3.刺蛾类(黄刺蛾)

4.袋蛾类(大袋蛾

5.毒蛾类(舞毒蛾

6.舟蛾类(杨扇舟蛾)

7.尺蛾类(槐尺蛾)

8.夜蛾类斜纹夜蛾

9.螟蛾类(棉卷叶野螟

10.斑蛾类(梨星毛虫

11.天蛾类(霜天蛾)

12.枯叶蛾类(马尾松毛虫

13.叶甲类(白杨叶甲)

14.叶蜂类蔷薇三节叶蜂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生活习性(年发生代数、越冬场所、主要为害世代及虫态,影响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可在防治中应用的习性)与防治方法(主要防治方法简述,其中化学防治要求防治时间、药剂种类、使用方法等)。

一般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

 

第二章  园林植物枝干害虫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园林植物枝干害虫防治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天牛类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菊小筒天牛

2.木蠹蛾类(小线角木囊蛾

3.透翅蛾类(白杨透翅蛾

4.小蠹类(柏肤小蠹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生活习性(年发生代数、越冬场所、主要为害世代及虫态,影响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可在防治中应用的习性)与防治方法(主要防治方法简述,其中化学防治要求防治时间、药剂种类、使用方法等)。

一般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

 

第三章  林植物刺吸害虫及螨类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主要园林植物刺吸害虫及螨类防治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内容

1.蚜虫类月季长管蚜

2.介壳虫类草履蚧

3.粉虱类白粉虱

4.木虱类(梧桐木虱

5.叶蝉类(大青叶蝉

6.蝽类(梨网蝽

7.蓟马类(花蓟马

8.叶螨类朱砂叶螨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生活习性(年发生代数、越冬场所、主要为害世代及虫态,影响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可在防治中应用的习性)与防治方法(主要防治方法简述,其中化学防治要求防治时间、药剂种类、使用方法等)。

一般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

 

第四章  苗圃地下害虫

一、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对苗圃地下害虫防治的掌握情况。

二、考核主要

1.蝼蛄类

2.地老虎类

3.蛴螬类

4.金针虫类

5.蟋蟀类

6.白蚁类

三、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生活习性(年发生代数、越冬场所、主要为害世代及虫态,影响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可在防治中应用的习性)与防治方法(主要防治方法简述,其中化学防治要求防治时间、药剂种类、使用方法等)。

一般掌握:上述各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

第三部分  实验实习

第三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验

实验一  常用农药的理化性状

实验二  波尔多液及石硫合剂熬制配制及使用方法

实验三  主要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诊断、识别

实验四  主要园林植物枝干部及根部病害的诊断、识别

实验五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形态观察

实验六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形态观察(一)

实验七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形态观察(二)

实验八  园林植物枝干害虫形态观察

实验九  园林植物吸汁害虫形态特征观察

第四篇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习

实习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及预测预报

实习二  园林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实习三  园林植物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实习四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验与防治方案的设计

考核要求:应根据当地条件选做9个,其中任选1验和1次实习计分。

第三部分  样题举例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园林植物叶片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               、灰霉病、煤污病、叶斑病、叶畸形、变色等症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引起月季白粉病的病原是(      )。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三、简答题(共35,以下七道题任选其中五道题,多做不多给分)

1.  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四、论述题(15分,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多做不多给分)

1试述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白粉病     锈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三、简答题(共35,以下七道题任选其中五道题,多做不多给分)

1

1)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2分)

2)休眠期喷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发病季节喷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分)

3)温室中冬季防治可将硫黄粉涂抹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温室栽培中要注意通风、透气、透光、不要过密。(2分)

四、论述题(15分)(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多做不多给分)

1.减少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是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主要措施。(5分)

减少侵染来源的基本方法,是园林栽培技术措施,并辅以化学防治。场圃卫生在减少侵染源上起重要作用,如收集病落叶并处理,剪除有病部分等。使用无病的种苗、接穗等;在园林种植规划设计工作中,避免某种病害多种寄主植物的混植;有病地段秋季深翻,或覆盖塑料膜等措施,均能减少侵染来源。在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等也能减少再侵染的来源。

2.  生长季节一旦叶病发生严重,化学防治成为基本的措施。(5分)

叶、花、果病害潜育期短、侵染次数多,病害发生时要求迅速扑灭,只有喷化学农药才能控制,如芍药褐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3.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水肥的科学管理、通风透光等是主要方法。(5分)

第四部分  调查报告的格式及评定方法

一、调查报告的格式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如《××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为什么要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前言要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二、调查报告评分标准参考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分85~100分(优)、75~84(良)、60~74(中或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85~100分(优):

独立、较好的完成调查和调查报告,报告在规定篇幅以上;

选题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创造性;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75~84分(良):

能够较好地按基本要求完成调查及调查报告;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4分(中或及格):

能够按基本要求完成调查及调查报告;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以下(不及格):

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调查报告;

选题无实用价值,或陈旧,或无可行性,或偏离本门课程内容;

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方法不正确,或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