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北京话儿
(2012-11-21 10:18:11)
标签:
杂谈 |
这么着吧,咱们逮(dei音)哪儿说哪儿,您看怎么着?
要说呢,这往年间,说北京话儿的人是真多,但现在这偌大的北京城啊,能说纯正北京话儿的人,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喽,为嘛呢?东西大融合,南北大贯通的,早儿就没了什么真正的北京人了,当然了,也有,少。
有人说了,前门楼子那边是不是还能闻到点北京味儿啊,别介,您听我说,那前门楼子已然不是姆们小时候的前门大街了,那都是后建的,所有建筑都是后起来的,不信,您就看那房檐儿,瓦楞儿的,全都是新茬儿,以前那前门楼子哪儿有什么ZARA,什么HM,还什么星巴克,没英文字,见不着儿那些玩意儿,一水的中国字,透着就古朴,就中国。
咱也念旧儿,时不常的去前门那溜溜儿,可是真不是个劲儿啊,没了,全没了,就说那鲜鱼口儿吧,以前那得多大买卖啊,可现在呢,除了那鲜鱼口的牌子像是个老物件儿,里边的店铺全换了样儿了,当然了,店铺的招牌还在,可是那味道怎么都变了呢。说喝碗豆汁儿吧,进了那锦芳小吃店,这一口下去,就知道,这玩意儿它不是用心熬的,料儿不对,火候儿也不对啊,再说吃碗炒肝儿吧,呵,这什么玩意儿啊,没两块儿肝,一碗的勾芡,蒜味儿也没熬出来。一句话儿,就是不对路子。
得嘞,咱也甭说了,再说砸人家招牌了。
您说了,想看看老北京的胡同儿,胡同儿?嘿,胡同儿是有,可里边儿的四合院儿都没了,您问了,四合院儿都哪儿去了,我告儿您,全拆了,还能哪儿去呢。现存的老四合院儿,估计也留不了几年了,那四合院儿得多占地儿啊,拆了,能盖好多大楼房呢,政府可比咱老百姓精着呢。我看这四九城儿,也没留几处四合院儿了。哦,对了,故宫没拆,您要看老景儿,就得买票儿进那儿看了。
甭说远了,就我小时候,那还是满眼的平房呢,街里街坊的,透着就亲切,满胡同儿的人,跟您这么说吧,都认识。李大爷,张大妈,从小就这么喊过来的,当然了,谁家也别有什么事儿,有点事,一条胡同儿全知道,那时候,我爷爷安一电话,好家伙,整个儿胡同儿的人,谁家有事都跑这儿来打电话,最后我爷爷没辙了,把电话拆了,不是自私,是真没法儿休息啊,整个儿一接电话的了。
感觉那时候的家才是真的家,现在这整个儿就是个闷罐子,家家一个单元,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住三年五载的,界别儿(音,jiebie)住的是谁,家里几口人,是男是女都没分清楚,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人和人离的都远了,少了交流,少了沟通,心也就远了,我脚着吧,人属于群居动物,应该一起热热闹闹的生活,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式儿的,离群索居的,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一孤独吧,就容易出事儿,得那个叫什么病来着,对了,抑郁症。以前可真没这病,真的,这病应该是现代病吧,以前哪儿听说过谁得什么抑郁症啊,这病十有八九都是憋出来的。
嘿,您瞧,这说着说着,怎么说到抑郁症了,所以说,这说话得有个主题,不能逮哪儿说哪儿。
我妈说了,你就别说那四合院了,现在都快给挤到郊区去了。是嘞您那,那咱就不说,人家是忆苦思甜,我怎么着也觉得小时候比现在好,这还真不是唱反调儿,您还真别给我扣帽子,咱可受不着儿这个,说点真话,没罪吧。
我总脚着吧,小时候特幸福,人们也朴实,那时候坏人都少,我们小孩儿在外边野一天,家长也不担心,没那什么抢劫的,偷盗的,也没贩卖孩子的。
我们那前儿,上学,家长都不送,谁送啊,都自己去,书包也小,里边就上午那几本书,哪儿有什么课外书啊,中午都回家吃饭,然后下午再背上几本书,再去上下午的课。哪儿像现在的孩子啊,那书包,好家伙,赶上背包客的大旅游包了,看着就沉啊,那才几岁孩子啊,背那么大的包。而且,我们那前儿,也没课外辅导班儿,压根儿没有,下课就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就出去疯玩儿,跳皮筋儿,跳房子,扔沙包儿,嘿,一直玩到我妈喊,吃饭啦,我妈不喊,我是绝对不回家。
现在孩子是真可怜见儿的,实话说,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计划生育,孩子少了,怎么升学就业压力反倒大了呢,我们那时候孩子可比现在多啊,也没见着儿什么压力啊,而且没上那辅导班啥的,也一样上北大,清华的,现在怎么削尖了脑袋瓜子也进不去呢,真是怪了事儿了。怨不得,好多家长都把孩子整国外去呢,国内的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了,还不如另谋出路,另辟蹊径呢。
这说着说着,怎么又说上孩子了呢?您瞧我这絮叨儿劲,这一说,就搂不住闸啊,没办法,北京人儿啊就是爱侃大山,怎么着,您觉得我这侃的水平如何啊。
现如今,在这京城里啊,要听到那纯正北京人聊天,也真不容易了。如果真赶上了,我建议您边儿上听听,那真的比说相声还逗儿乐呢,一个捧哏的,一个逗哏的,说的有来道趣儿的。
而且啊,北京人说话,不带脏字,带国骂的那不是纯正的北京人,北京人也会揶揄人,但不会骂人,虽说不骂人,但那话,您听着也够您喝上一壶的了,比如这段儿啊,我给您学一段:
一中年哥们儿忘带手机了,在一报刊摊儿上打个公用电话,打完电话后跟收费的大爷的一段对话,您听听啊
中年哥们:大爷,多儿钱?
大爷:5毛您那
中年哥们:哎呦,多儿前涨的,不两毛吗?
大爷:哎呦喂,您打火星儿上来的吧,多儿年前儿的事了都。。。
北京话儿就是这样,说的淳朴,听的亲切,舌头打着弯说,饶舌音特强,舌头软点的,估计学不好,硬点儿的也不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辙儿啊,就这音儿。嘿嘿
如果愿意听,那咱还有个续集,如果不愿意听,咱内,就此打住嘞。
得嘞,我嘴也说累了,润口儿高末儿去了。回见嘞,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