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中职技能大赛8宗罪

(2011-04-21 08:58:53)
标签:

8宗罪

中职大赛

比赛

职教

杂谈

全国中职技能大赛8宗罪

近日省级比赛的通知又下发了,得到这份通知大有撕成碎片的冲动。回首历年,我从一个倾心支持者到一个默然视之者再到一个愤然唾之者,历历在目,不得不说。全国中职大赛罪行累累,必将生于不义,终于无耻。

 

第一罪:定位错误,没有前途。所谓“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这个思路是严重的偏离职教发展主线的,因为这两个口号分明是在偷换论题,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博文中讨论过,不再赘述。目标在开始阶段定位就有偏差,后期如何改进也是很难实现效果,何况是越改越坏呢?

第二罪:奸商作祟,铜臭缠身。各类比赛完全以赞助商为主,不考虑职业学校的现实情况,赞助商赚个盆满钵溢,各学校剩下一堆没有的设备。为了达到正版的效果,完全不考虑通用性,找个生面孔的软件来比赛,这类软件根本没有现实使用价值。既然要比赛国家需要投入,完全授权与赞助商,国家倒是省钱了,可是比赛的意义呢?

第三罪:试题古怪,脱离实际。如果说高考出题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完成的话,那么大赛的试题就是让更多数的人无法完成。要吗是片面求难,要吗是一味追新。这类的试题是很难融入到实际中职教学中的,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根本轮不到中职学生去解决。可能大家会说如果能学会不是更好吗?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中职不是精英教育。这种培养精英的任务不是中职应该进行的。

第四罪:比赛繁多,缺少权威。本来是教育部领衔的比赛,每次获奖还要盖个什么组委会的大印。结果这个印章在带队教师评聘职称的时候有些机关不认可,连基本的权威都不具备。现在各类评奖很多,参加国赛的荣誉有时候还比不上一个民间机构的认证。悲哀啊。名本正,言怎么就不顺呢?到底是谁害怕负担责任。

第五罪:店大欺客,奴大欺主。既然是比赛,就应该多听听参赛者的意见。我参赛6年年年从市级打到省级打到国赛,哪一级比赛举办者听取过大家的意见。连国赛都甩出来一句:你爱来不来,全国有的是学校,国办的不来,还有私立的呢,不行技校之类的部署院校也有的是。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自损根基。

第六罪:作假成风,损害学生。为了这个本来虚无的成绩,各个学校也是加大投入,有的学校为了比赛,专门指定一名教师年年带队,学生为了比赛要停课半年甚至更多。这是典型的竞技体育思路,不是全民健身的思路。这种思路不适合职业教育,还是普教状元的思想,拿着普教思路去搞职教,如何能成功呢?竞技体育有兴奋剂丑闻,国赛也有作假的成分。有的学校使用原来获奖但是已经毕业的学生重新参加比赛,有的甚至直接从社会,甚至高职,大学里面找学生参赛,临时办个学生证就可以了。现在中职招生也没有年龄限制给了作假者充分的空间。这种假成绩完全是政绩思想的体现和需求。

第七罪:缺少眼球,没有需求。国赛怎么说也是国家级别的,可是从宣传到举办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凡响也没有,报纸,电视没有任何报道,企业,用人单位也懒得理睬。整个会场的主角没有到来,这个主角就是企业和用人方。大家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这个也好理解,因为没有社会需求,承办方也懒得宣传,宣传也缺乏意义。在校企合作叫得比天高的时期,这种比赛还有存活的意义吗?

第八罪:连年征战,没有张弛。我记得过去是5年一次国赛,现在是一年一次。学校累、学生累、带队教师也累。学生学制3年,怎么就不能改成两年或三年一次呢?如此密度大的国赛,谁吃的消呢?武候在世,这样的连年征战,蜀国也一定要亡的。

 

列罪8条,祸国殃民,贻害职教,为职校计,为职教计,为国家计,国赛应该叫停,必须叫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