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文书画兼医学 千载学林一奇葩——原上海书协副主席洪丕谟 书法

(2015-02-12 12:49:38)
标签:

赵朴初

赵叔孺

唐云

朱屺瞻

程十发

分类: 书画展销

http://s7/mw690/001KXTSmzy6PUU0Du7Qa6&690千载学林一奇葩——原上海书协副主席洪丕谟 书法" TITLE="诗文书画兼医学 千载学林一奇葩——原上海书协副主席洪丕谟 书法" />
作者:洪丕谟
尺寸:184×35cm×2
款识:洪丕谟敬书
印鉴:丕谟欢喜

说明:水墨纸本;原装原裱;立轴
价格:电话咨询(18637510688 )邮箱:
597734504@qq.com 微信公众号:pdsshsc
作者简介:

    洪丕谟(1940-2005),著名书法家,文化名人,教授。,1940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祖籍浙江慈溪。父亲洪吉求为留法文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新闻系主任,曾拜书画篆刻大家赵叔孺师,专攻山水花鸟,蜚声艺林,且富于收藏;外祖父梅调鼎,清末著名的书法家。

      洪丕谟的家庭,充满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自幼受到熏陶,并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洪丕谟体弱多病,命运多舛。高中未读完,就在父亲的建议下,跟老中医廖慕韩学医。廖先生

是位饱学多才而又十分严厉的人,他对洪丕谟说:“跟我学医,要一不怕苦,二不取巧,再加两

件:通古文、写好字。人命关天,非同儿戏。读不懂古书,学不成中医;写不好书法,成不了大

家。”老先生说得一本正经, 19岁的洪丕谟自然不敢漏记一字。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要背,《古文观止》也要学,赵孟頫的字帖更是日课

,洪丕谟一心一意,苦苦攻读,6年下来,不但医书背得滚瓜烂熟,书法也十分可观了。

       在学医期间,洪丕谟克服家境窘迫的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读书方法,取得优异成绩。如某学期的一份考试成绩报告单中,医学史三次100分,医经五次10O分,药物七次100分。1964年,洪丕谟终于如期毕业,得大专文凭,获中医师职称。他从事中医内科及妇科的临床工作,兢兢

业业,精益求精,声望日增。海上篆刻名家吴颐人回忆说,洪丕谟早年在上海新乐路地段医院当

中医,医术高明,当代书画大家唐云、朱屺瞻、程十发、张大壮、钱君匋都曾是他的病人

       洪丕谟在与这些当时被冷落、被抛弃的文学艺术家们的交往中,看到了神圣的艺术精灵和不泯的希望之光。1981年6月,洪丕谟以自学成才者的特殊身份,应聘进入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

从事写作、古文教学和古籍整理工作。放弃多年行医生涯而从文,这对洪丕谟来说无疑是一生中

一个极为重要的决策和转折点,他的大量著作缘此而奇迹般地源源问世。

       1984年,与他患难与共、相濡以沫18载的妻子徐凤妹撇下他和一对未成年的儿女因病去世。中年丧偶,人生大悲,洪丕谟整日神思恍惚,痛不欲生。为了寻求解脱,他开始过起了青灯黄卷的读经礼佛生涯,并且皈依龙华寺方丈明肠法师,取法名妙摩,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在家弟子。洪丕

谟毕竟与众不同,他在研读佛经的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灿烂博大,独特奇异,大感惊异,一头

钻进去,写出了一系列的佛教研究著作,成为一名闻名海内外的佛学家。 

       洪丕谟书法以雄阔健朗独树一帜,年过六旬,他仍以“砚牛”自励,书画不辍。他十几岁开始学柳公权楷书,学医时再学赵孟兆页行楷,接着研习褚遂良、王羲之及几十种碑帖,遍临魏、晋、

唐、宋诸碑帖,尤倾心于汉魏的古朴和宋人意态。擅多种书体,以行草见长,所作朴茂多姿,挺

秀俊逸,颇多新意。与上海近百年来崇尚的甜润之风大有异趣,特别是其榜书力求笔致干净利落,结体奇宕洒脱,充分显示出他敢于追求、敢于创新的艺术胆魄。钱君萄先生称洪丕谟的书法“和时下一般矫揉造作、专事怪诞、哗众取宠的,不可同日而语”。
      1981年,洪丕谟的一幅唐诗行草书法作品在全国唯一的书法专业刊物——《书法》杂志新年第1
期上发表,“坚而不浮的点画,寓巧于拙的结体,豁达天成的章法和爽爽有神的风采”(金学

语),标志了洪丕谟自我风格的初步形成。学书法的,无人不知画僧石涛大师的那句“笔墨当随

时代”。而洪丕谟却偏作翻案文章,表达他对中国当代书法的忧虑:

       “当今书法家们难耐寒窗寂寞,经济造成书法家们心态不稳,就成了普遍现象:窥古不能深入,笔底鲜有风雷;或现代张太师画符,乱来一通,说是创新,实是鬼混,那么在这种书坛现状下,奢谈笔墨当随时代还有什么意义?”

       “笔墨是无法顺随时代的。在时代大流和当代书画巨子笔底吸取点适合个人审美的营养则可,随大流和跟着某大师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则不可。那么笔墨当随什么?回答曰:笔墨当随个性。”

       作为学者,洪丕谟干一行,钻一行,成果出一套。他是中医出身,于是便有《历代笔记医事别录》、《中医三百题》、《医经原旨》等书问世;继而改行,研究法律,更有《明清民国七大奇案

》、《法苑谈往》、《中国古代法律三百题》、《历代名案大观》及《唐大诏令集》等著作出版

;由于丧妻之痛接佛教,便有《古今一百高僧》、《新译白话佛经》、《新编白话禅宗妙语》、

《中国佛门的大智慧》、《佛教生活风情》等10余种著作,涉及佛教的各个领域,多为开创或综

述之作。其他颇受欢迎的著作还有:《中国古代养生术》、《道教内丹养生术》、《梦与生活

》、《东方圣经》以及《禅者的态度》等10余部。

      洪丕谟在学术研究和写作生涯中,历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耐得寂寞,甘坐冷板凳,博及群书,呕心沥血,对诗文书画、佛家道家、医卜星相、法律养生,无一不究

,堪称通人,或谓之全才、奇人,其著作之富,令人咋舌,大有不可想象之慨。赵朴初老人对洪

丕谟教授的才学和品德亦赞赏备至,并题诗云:

       苦学年来未有涯,青灯黄卷月笼纱。 诗文书画兼医学,千载学林一奇葩。

 

http://s12/mw690/001KXTSmzy6PVBZqhpF9b&690千载学林一奇葩——原上海书协副主席洪丕谟 书法" TITLE="诗文书画兼医学 千载学林一奇葩——原上海书协副主席洪丕谟 书法" />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