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旋律绵薄之力弱势群体不明真相每一 |
分类: 生活随笔 |
http://s8/mw690/5ff85389tcee6e2aaa027&690(撒向精神病人的爱)" TITLE="【原创】折射七彩阳光的小水滴
http://s3/mw690/5ff85389tcecf468f3122&690(撒向精神病人的爱)" TITLE="【原创】折射七彩阳光的小水滴
“折射七彩阳光的小水滴”
——小记太康县精神病医院医生李霞
几阵北风劲吹,几场冷雨飘落,几番寒意渐浓,时令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暮秋,进入了冬季。然而,在太康县精神病医院里却没有丝毫的寒意,病人们正在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特别是患者小汪,身着崭新的棉衣,高兴地在病房的走廊上跳呀、笑呀,脸上绽开的笑容像春花般灿烂。这,是主治医生李霞带给病人的快乐和幸福。
李霞,四十岁,从医近二十年。如果不经介绍,初识她的人,很难把这位文文静静、瘦瘦弱弱、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女子和精神病医生这个职业联系到一起。然而,就是这位文弱的女子却是几十名精神病患者的主心骨。年纪不大的她,却有一个坏毛病:絮叨。她每次见到我,总要唠叨一遍:你是记者,写一篇有关精神病人的文章吧,他们很可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一下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每次同学小聚,她总是不忘要求我们:少喝一杯酒,少抽一支烟,为家庭困难的精神病人奉献一份爱心。在她的感召下,我们很多同学都自愿加入了她的爱心团队。
雨果说过: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李霞在医院的病人中,就像是春天花丛中的酿蜜者,她把生活中一点点一滴滴的甜美带给她的病人。就像今天,几个朋友约在一起吃饭,临结束时,李霞吩咐服务员:
“服务员
“好,大姐真细心,为家人想得这么周到。”服务员微笑着跟她说。
“是啊,就得想得周到点。”她叹口气说:“吃次饺子不容易,得让他们吃得好一点啊。”她说着,接过服务员手里的饺子,然后说:“你再包一层吧,天冷了,回家怕凉……”
服务员连连称赞她对家里人真是细心周到,而我们却知道,李霞是把饺子带她医院的病人。看着她带着水饺匆匆远去的背影,我心中再次涌出一份感动和由衷的敬佩,我们都知道她不止一次这样做,她的这种做法早在同学中间传为佳话,也在同学朋友圈内形成了一个默契:无论谁请客吃饭,都为她准备一份打包的饭菜。
爱,到底是什么?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词汇,不同的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爱,犹如读诗,经过轻声细读、反复吟诵、仔细推敲,有的人读出了酸涩、沉重、狭隘,有的人读出了无私、奉献、感恩。李霞,这名平凡的精神病女医生,她对爱的理解和品味,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义务、温暖。
记得我第一次应李霞之邀,到精神病院采访。我是带着恐惧的心理,战战兢兢地跟着她来到病人中间。目光呆滞的病人看到我们,瞬间来了精神,他们冲着李霞“婶子”“大娘”“大妹子”“老嫂子”的乱叫。我忍不住噗哧一笑,看了她一眼,她也略带羞涩的一笑,继而和气地向这个病人嘘寒,向那个病人问暖,和这个病人聊几句,和那个病人笑两声。虽然,病人大多是语无伦次,滑稽可笑,但她始终是不急不躁,没有丝毫的厌烦。她告诉我:病人也是人,尽管他们的世界是混沌的,他们的思维是荒谬离奇的,但是懂得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看到我就像是见到亲人一样,这说明他们信任我、喜欢我,我没有失职。其实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一样需要温暖、关心、爱护,更需要尊重。从某种意义来说,精神病人比一般的残疾人还要可怜。一般的残疾人,他们脑子不坏,可以学到一门技术自食其力,而精神病人则不然,他们一旦流向社会,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和负担。你们媒体,应该从这方面呼吁社会各界多给他们一点关注和关爱,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患者小汪,不到二十岁,是一位病情较重的病号。小汪很可怜,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发病时,一把火烧掉了父亲新盖的六间房子,然后爬到大树上,又在众人的怒喝和恐吓中从树上摔下,手腕骨折。他父亲把还有骨伤的他送进医院后便杳无音讯。半年来,除了年迈的爷爷,很少有亲人探视,但是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能力有限,爷爷不能给与他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这位爹不管娘不要的孩子看着别人的家长带些吃喝用品,经常追着别人哼哼唧唧地讨吃要喝,满地捡烟头来抽。
小汪的情况,李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对小汪的治疗和生活上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她每天根据小汪表现的进步情况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今天可能是一盒饼干,明天可能是一个苹果,后天可能是一瓶牛奶。她每次外出吃饭回来,总不忘给他带回一份可口的饭菜,改善一下他的生活。渐渐地,在李霞的监督和奖励下,小汪追着别人要吃喝和捡烟头的坏毛病改掉不少,他自己笑呵呵的说:男人膝下有黄金,男人要活的有尊严。天气渐寒,人们大多数穿上了棉衣,而小汪的家人却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小汪依旧是衣衫单薄。这不,李霞回家拿来给儿子刚买来的棉衣送给了小汪,小汪高兴地开怀大笑,他的笑声感染了整个病区。曾几次,小汪悄悄地告诉我,他们的李医生就是一位爱心天使。我把这话转告给她,她感慨的说:每次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这样做算是积德行善吧!
只要是李霞的病人,她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每一位治愈出院者的联系方式。对住院治疗的患者,他引导他们互帮互助:轻病号照顾重病号,年轻的照顾年老的,年长的照顾年幼的。用她自己的话说:病人也需要学雷锋。对出院的病人,她会定期回访,详细询问他们出院后的情况,给他们提出在家治疗的建议和注意的事项。我们聊天时,她常常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国家为精神病人提供的相应机构和设置很不完善,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很多一些初愈出院的病人有复发的可能。她也常常自嘲地说:我是个心软的人,胆子也特小,不适合做医生。就是这么一个胆小的人,做着一份常人眼中最胆大的职业,在荒谬的世界里播撒着阳光,用温暖唤醒那些在离奇边沿徘徊着的心灵。李霞,正在谱写一首爱之歌!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色阳光,一片红叶可以看到秋天的层林尽染。从李霞身上,我们看到了用平凡奉献一颗爱心,用爱诠释人性之美,用美保持着的一种永恒的精神。